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村企共促共建 乡村宜居宜业
文章字数:1,606
  榆林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新开展村企共建帮扶行动,在精准服务上下功夫,在帮困解难促发展上出实招,全面开展工业反哺农业、村企共同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一、搭好共建平台,百企“登台唱戏”。
  榆林印发《关于遴选“村企共建”乡村振兴薄弱村的通知》,按照“五个优先、五个不得”的推荐原则,县级上报、市级审核形成乡村振兴薄弱村名单。同时,充分发挥榆林工业企业众多优势,按照南北县区对口帮扶关系,组织动员204个规上企业结对帮扶208个乡村振兴薄弱村。制定《榆林市开展“村企共建”行动实施方案》,指导企业在建强村级党组织、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吸纳劳动力就业、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支持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和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八个方面共促共建。
  二、坚持目标导向,突出责任主体。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形成“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个工作计划、一抓到底”“四个一”工作机制,构建高效畅通的村企沟通联络机制。二是联合督导、分级调度强化工作推动。榆林市巩固衔接办多次安排部署企业、11次调度、3次到县市区督导村企共建工作,企业派出县和被帮扶县多次召开帮扶调度会议,传导工作压力,推动帮扶活动精准深入开展。三是严督实考狠抓成效。对帮扶不力的企业4次下发工作提醒函,调整11家未实质性开展帮扶的企业,在全市巩固衔接工作现场推进会对10家帮扶成效较差的企业进行市长约谈,并将村企共建考核工作纳入全市巩固衔接工作专项考核。召开全市乡村振兴“四优”表彰大会,表彰帮扶成效突出的12家企业并进行帮扶成效展示。
   三、“由帮转兴”铺就“致富路”。
  一是村企共建特色产业,夯实强农富民基础。二石磕煤矿投资52万元为横山区房台村新建100千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实现并网发电,20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多元,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房台村田成方、路成行、光伏电板成排的崭新面貌成为陕北黄土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二是村企创建合作模式,构建利益共同体。绥德县佳晨核桃购销有限公司按照帮扶起步、联合发展、共促振兴的思路,在绥德县河底村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帮助曾经偏僻落后的陕北农村—河底村实现了“华丽转身”。三是村企兴建基础设施,推进和美乡村发展。榆神供水公司投资35.6万元为清涧县大舍沟村硬化道路、修复淤泥坝、维修村委会,投资10万元打造30亩冬枣试验示范田。“以前家门口的路一旦下雨积水,出行非常不便。帮扶企业从人居环境全面整治入手,不仅维修道路、修复淤地坝,还对村民的院落进行了全面美化。企业的崭新理念、务实做法为我们在精神上鼓劲,帮助村子拓展了增收渠道、夯实了脱贫成效。”驻村干部李荣感慨地说。四是村企联建慈善帮扶,共享村企发展成果。神木市盛东煤电化集团有限公司为米脂县张坪村288名60岁以上老年人。党支部书记张明由衷地说:“村里留守老年人占90%,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忙挣钱,家中老人无人照顾,修建幸福苑,是建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五是村企凝建就业创业,提升乡村发展新动能。吴堡县挂面哥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收购弓家圪崂村花椒500余斤,为帮扶村花椒产品注册商标“阳湾红”并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为帮扶村提供免费手工挂面制作技艺培训,培训合格可留厂务工,已实现留厂务工20人。六是村企构建乡村治理,培育文明乡村风尚。金牛煤矿在子洲县陈大坪村成立“积分制”爱心超市,开展“五家十星”文明户评选,引导和美乡风建设,“现在生产条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大家都很感激企业帮助我们树立起了崇尚劳动、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生活上富了起来、精神上强了起来,大家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上,干劲儿更足了。”村党支部书记陈印说。如今的陈大坪村,鸡犬相闻、道路纵横,干净整洁的院落贯通全村,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铺展开来。
  一年来,榆林204个企业投入帮扶资金4673万元,实施项目263个,以最大的社会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在村企共建行动中砥砺前行。 刘利虹
发布日期: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