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陕西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谱新章
三年来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
文章字数:1,045
  11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陕西省人社系统以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发力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素质人力资源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促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陕西省人社厅厅长蔡钊利介绍,为紧扣产业发展,强化人才链,陕西编制《2023年陕西省制造业24条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建立特殊、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由科研单位自主招聘博士毕业生,将基层科研单位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提高至35%,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近三年,依托“两园一基地”(中国(西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事业单位自主招聘急需紧缺人才1.5万人。
  陕西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专业技术人才221万人,高技能人才159.6万人,其中国务院特贴专家1965人,中华技能大奖10人,全国技术能手99人,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优化人才评价体系,瞄准创新驱动发展和人才发展实际需求,全面落实“新八级工”制度,鼓励企业设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岗位,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
  打好人社政策“组合拳”
  为创新驱动发展蓄势赋能
  “陕西主动打好人社政策‘组合拳’,从激发活力、表彰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优化创新生态。”蔡钊利说,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和兼职创新创业,离岗期限由3年延长至6年,离岗期间各项权利、福利待遇不受影响,消除人才“后顾之忧”。
  同时,陕西持续强化要素供给,不断优化服务质效,着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顶格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2021年以来,通过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少成本122.59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8.12亿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5400万元,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制定实施支持全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6个方面18条措施,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此外,陕西深入开展就业创业、就业服务等专项行动,2021年以来,累计支出就业补贴资金80.45亿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2.96万人次。
  蔡钊利表示,目前正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总牵引、总抓手,围绕“推动政策落地、强化用工保障、促进技能提升、加强人才支持、优化社保经办、加强用工指导、搭建直通平台”七项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人社干部、惠企政策、高效服务、信息平台进园区、进企业,主动融入全陕西创新驱动发展大局,努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人社力量。
  本报记者 候思宇
发布日期: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