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个聚焦”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1,419
近年来,汉阴农商银行始终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坚守“支实支农支小”定位,将自身发展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构建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汉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截至9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87.5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1.49亿元,有效践行了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使命担当。
聚焦重点项目,支持县域经济稳增长。该行搭建招商引资首贷银行服务平台,与汉阴县招商服务中心签订金融服务协议,实现招商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县域法人机构“审批链条短、决策机制活、发放时效快、服务半径长”的优势,着力解决招商引资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全力为招商引资项目保驾护航;以“保姆式”服务做优金融支持,围绕65个市县重点项目,逐项目开展多轮次、多层级高频走访,提供“保姆式”全周期、全流程融资服务,为10万吨电极糊和5000吨特种石墨、西坛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落地提供信贷资金1.35亿元。
聚焦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大发展。该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四个不摘”,单列7000万元信贷计划,切实加大脱贫户、监测户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应贷尽贷,今年以来,全行累计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31笔、金额0.32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投放总量的100%;紧紧围绕县域打造庭院经济示范长廊目标,创新推出“庭院经济贷”产品,发放143户、金额1279.96万元;扎实推进信用村镇创建,打造县域最优信用环境,创建信用村59个,信用镇4个,农户建档6.51万户,个体工商户建档7864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362户,授信总金额达到35.12亿元;做强产业链企业金融服务,制定六大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以“名单制”精准营销为抓手,依托“秦V贷”“小V税贷”等线上数字贷款产品,持续开展产业链企业集中评级授信,助力县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发放永丰特种纱线、中昌管业、新鑫米业等产业链企业贷款20户、金额4.3亿元。
聚焦助企纾困,激发市场潜能增活力。该行实施减费让利,推行利率定价“一事一议”政策,今年以来贷款平均利率下降0.5个百分点,同时主动承担抵押评估及登记费,在贷款过程中免收除利息以外的任何费用,为105户企业全额报销抵押评估费27.82万元,有力促进县域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对发展面临困境、停产和半停产的企业坚持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24户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坚持“雪中送炭”持续给予2.95亿元资金支持,有效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困;积极拓展融资增信渠道,与省农担、省再担、安康财信担保强化合作,大力推广“创业担保无忧贷”“融资担保贷”和短期流动性支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和易得性。
聚焦阳光信贷,擦亮汉阴营商环境。该行积极践行县域“亲商安商富商”九条承诺,全力打造审批最快、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金融服务排头兵”,对符合放贷条件的仅需对接客户经理办理,面向全社会公布董事长、行长联系方式,公开承诺对符合条件但办不了贷款的一律向该行主要负责人反映,坚决惩治“吃拿卡要借”等靠金融吃金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打通融资服务“肠梗阻”;持续做优高效审批,大力践行“阳光信贷”,开辟“绿色通道”,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办贷资料一次性清单式告知、“一揽子”金融服务“一站式”解决,践行农商银行“跪着”放贷款、“求着”找优质客户的服务理念,充分整合内部金融服务资源和渠道,各高管以“高级客户经理”身份对县域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实施季度滚动走访,切实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步派驻金融顾问开展金融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各类金融服务需求,助力企业稳健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贺孝辉 通讯员 张大杰
聚焦重点项目,支持县域经济稳增长。该行搭建招商引资首贷银行服务平台,与汉阴县招商服务中心签订金融服务协议,实现招商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县域法人机构“审批链条短、决策机制活、发放时效快、服务半径长”的优势,着力解决招商引资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全力为招商引资项目保驾护航;以“保姆式”服务做优金融支持,围绕65个市县重点项目,逐项目开展多轮次、多层级高频走访,提供“保姆式”全周期、全流程融资服务,为10万吨电极糊和5000吨特种石墨、西坛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落地提供信贷资金1.35亿元。
聚焦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大发展。该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四个不摘”,单列7000万元信贷计划,切实加大脱贫户、监测户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应贷尽贷,今年以来,全行累计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31笔、金额0.32亿元,占全县金融机构投放总量的100%;紧紧围绕县域打造庭院经济示范长廊目标,创新推出“庭院经济贷”产品,发放143户、金额1279.96万元;扎实推进信用村镇创建,打造县域最优信用环境,创建信用村59个,信用镇4个,农户建档6.51万户,个体工商户建档7864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362户,授信总金额达到35.12亿元;做强产业链企业金融服务,制定六大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以“名单制”精准营销为抓手,依托“秦V贷”“小V税贷”等线上数字贷款产品,持续开展产业链企业集中评级授信,助力县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发放永丰特种纱线、中昌管业、新鑫米业等产业链企业贷款20户、金额4.3亿元。
聚焦助企纾困,激发市场潜能增活力。该行实施减费让利,推行利率定价“一事一议”政策,今年以来贷款平均利率下降0.5个百分点,同时主动承担抵押评估及登记费,在贷款过程中免收除利息以外的任何费用,为105户企业全额报销抵押评估费27.82万元,有力促进县域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对发展面临困境、停产和半停产的企业坚持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对24户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坚持“雪中送炭”持续给予2.95亿元资金支持,有效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困;积极拓展融资增信渠道,与省农担、省再担、安康财信担保强化合作,大力推广“创业担保无忧贷”“融资担保贷”和短期流动性支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提升企业融资可得性和易得性。
聚焦阳光信贷,擦亮汉阴营商环境。该行积极践行县域“亲商安商富商”九条承诺,全力打造审批最快、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金融服务排头兵”,对符合放贷条件的仅需对接客户经理办理,面向全社会公布董事长、行长联系方式,公开承诺对符合条件但办不了贷款的一律向该行主要负责人反映,坚决惩治“吃拿卡要借”等靠金融吃金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打通融资服务“肠梗阻”;持续做优高效审批,大力践行“阳光信贷”,开辟“绿色通道”,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办贷资料一次性清单式告知、“一揽子”金融服务“一站式”解决,践行农商银行“跪着”放贷款、“求着”找优质客户的服务理念,充分整合内部金融服务资源和渠道,各高管以“高级客户经理”身份对县域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实施季度滚动走访,切实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步派驻金融顾问开展金融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各类金融服务需求,助力企业稳健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贺孝辉 通讯员 张大杰
发布日期: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