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成为“城市噪声地图应用”试点城市之一
文章字数:566
本报讯(记者 候思宇)“2022年陕西省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整体情况良好。”10月27日,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西安市2022年昼间、夜间达标率均进入全国前十位,且高于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改变了陕西省会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连续3年居全国后位的局面。经申请,西安市已成为生态环境部“城市噪声地图应用”7个试点城市之一。
据国家发布声环境质量公报,2022年陕西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和夜间监测点位达标率均进入全国前十,昼间达标率98%、夜间达标率90.3%,高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平均水平。同时,在深入分析陕西噪声污染现状,系统总结有关工作经验,全面开展相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结合陕西噪声污染防治的特点,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会同陕西省委文明办、省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陕西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系统谋划了“十四五”后期全省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构建了“1+5+4”的噪声污染防治框架体系,提出了实现1个目标、深化5类管控、强化4项保障等治理举措,明确了各级各部门职责,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西安作为“城市噪声地图应用”7个试点城市之一,将积极探索建立城市噪声实时监测网络,依托噪声地图、噪声溯源等信息化手段持续加强精准管控,全面提升噪声污染防治信息化水平,为全省噪声污染防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据国家发布声环境质量公报,2022年陕西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和夜间监测点位达标率均进入全国前十,昼间达标率98%、夜间达标率90.3%,高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平均水平。同时,在深入分析陕西噪声污染现状,系统总结有关工作经验,全面开展相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结合陕西噪声污染防治的特点,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会同陕西省委文明办、省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陕西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系统谋划了“十四五”后期全省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构建了“1+5+4”的噪声污染防治框架体系,提出了实现1个目标、深化5类管控、强化4项保障等治理举措,明确了各级各部门职责,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噪声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西安作为“城市噪声地图应用”7个试点城市之一,将积极探索建立城市噪声实时监测网络,依托噪声地图、噪声溯源等信息化手段持续加强精准管控,全面提升噪声污染防治信息化水平,为全省噪声污染防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发布日期: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