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遏制虐杀动物事件 当有更多抓手
文章字数:736
  据新闻报道,近日,网传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将流浪狗带回宿舍后虐待拆解。10月21日,学校发布情况通报,经学校和公安机关调查核实,涉事事件系学校中职部学生,学校已报警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同时根据《学生违纪处分管理办法》,给予两名学生留校察看处分。
  爱护小动物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但总有个别人以虐待小动物为乐,尤其是在校学生做出这等野蛮之事,更令人难以忍受。为此,很多学校都会对学生虐狗虐猫之类的行径进行严肃惩处。
  这是因为,虐狗行为性质十分恶劣。施虐弱小取得快感和满足,并不是简单发泄,而是一种潜在犯罪心理,这种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也暴露了人性之恶。正因如此,每有虐狗虐猫之类的事情发生,都会引发公愤。
  四川这起虐狗事件曝光后,涉事学校连夜成立工作专班调查核实,依规给予两名学生留校察看处分,彰显了学校的态度。考虑到虐狗者系中职部学生,这基本上已经属于“顶格处罚”了。
  事实上,学生虐狗虐猫行为,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杜绝虐待小动物还需综合施策。社会上存在不少虐狗虐猫“爱好者”,相关视频贩卖甚至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利益链,这样的土壤不铲除,虐狗虐猫之类的痛心事就很难禁绝。谴责和严肃处理之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凝聚反对虐待动物的社会共识也尤为重要。
  而诸如此类挑战人性良知的虐狗虐猫行为,不应止于道德谴责,因为这解决不了一再发生的虐待动物问题。
  有关部门不妨进一步立法或修改现行法律,对虐待动物的行为予以规制,明确其法律后果,让施虐者不敢再为所欲为。此外,也要约束领养人的遗弃行为,从根本上减少流浪动物的来源。
  当然,阻止施虐者的“手”伸向小动物,还需要多管齐下。虐杀动物行为的背后,有心理、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找到症结,对症下药,只有找到更多的抓手和手段才能更有效应对。胡欣红
发布日期: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