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陕西养老明确6个方面21项具体任务
文章字数:1,727
  10月23日,记者从陕西省民政厅举行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闻通气会获悉,陕西将加强养老公共服务,内容上将更多样,财力上也将倾斜,全社会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顿好、照顾好,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陕西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78万个
  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陕西省民政系统按照“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提质量”的目标,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1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20.5%,超过全国平均值,已经步入中度老龄社会。
  “目前,陕西省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及服务设施1.78万个,其中养老机构857个,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68万个,日间照料中心和互助幸福院分别覆盖93.8%的城市社区和82%的行政村;建成各类养老床位33万余张,其中护理型床位6.56万张。”陕西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戈养年说,
  《方案》明确21项具体任务
  陕西省政府近日印发了《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发布了陕西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对推进陕西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作了重要制度安排。
  《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更加完善,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等机制基本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方案》明确了6个方面、21项具体任务。制定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省级发布《陕西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并要求各地市制定发布本地区清单。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重点做好加强基本养老服务统计工作、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建立困难老年人主动发现机制、加强困难老年人探访服务、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等5项任务。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机制。重点抓好推动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养老服务优惠扶持政策等3项任务。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能力。重点落实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配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基础作用、拓展基本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渠道、加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等5项任务。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明确提出完善城市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县域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等4项任务。提升养老服务队伍能力。重点是加强加大养老人才培训力度、健全养老护理员激励机制、发挥为老服务组织作用3项任务。
  首部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施行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陕西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陕西省首部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条例》实施10个月来,陕西省民政厅分解落实70余项重点任务,体系化、专班化、颗粒化推进养老服务各项工作。着力强化政策供给。围绕贯彻落实“一意见、一条例”,陕西省民政厅联合相关省级部门集中出台11个文件,形成较为系统的养老服务法律政策规范。
  首次举办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与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2023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暨西安国际养老合作交流大会。为期3天的展会,签约项目超57亿元,集中展现出养老产业新趋势、新动向和可以为老年人带来的更优质、更多元、更便捷的养老服务。着力擦亮养老人才队伍品牌。完善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聘用人员薪酬待遇体系,下放待遇标准制定权,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提高养老护理员薪酬待遇水平。
  持续开展“千人培训计划”,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将家庭护理知识向社会公众推介,最高9.6万人在线观看学习,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着断优化基本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按照构建兜底供养、普惠供给、多元保障“三位一体”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格局,重点做好养老惠民六项实事。
  戈养年表示,下一步,陕西省民政厅将加快构建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高质量养老服务发展体系。牵头抓好陕西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推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事项落地见效。支持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加快出台困难家庭重度失能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全力推进困难家庭完全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补贴制度,提供专业照护服务,不断夯实养老底线。发挥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优势,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提高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本报实习记者 张明
发布日期: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