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角笼中》:当底层遇见底层
文章字数:2,210

凭着“傻根”这一形象走红后,王宝强的荧幕形象打上了底层烙印,给观众带来了亲近感。电影属于大众文化,文化主体终究是属于大多数的底层“大众”,他们的认可程度影响票房的涨跌。出身底层的王宝强深知底层荧幕形象的意义,他在不少电影中极力维持这一形象,无辜的眼神、略显夸张的动作以及木讷的表情是其饰演的人物常见的特点。
由王宝强执导的《八角笼中》近期播出,观众反响热烈。商业片需要引起更多观众共鸣,必然杂色而多元,这一点,《八角笼中》表现到位:底层、励志、暴力、贫困、亲情、网络舆论,这些元素在影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场面热闹,话题沉重,忧伤却不失幽默,影片笑点、泪点与痛点自由切换。说到底,这是一个底层的励志故事,前省格斗冠军向腾辉指导一群山里的儿童练习格斗,几经磨练,终于培养出冠军。作为一部反映底层的电影,《八角笼中》极力彰显底层的贫困、倔强、善意与不易。出身农村的向腾辉因故意伤害罪入狱,格斗生涯就此结束,曾以他为骄傲的母亲因此失忆,刑满释放后,他惨淡经营一家沙场,一次出车遭遇马虎等“野孩子”的抢劫。后者是农村学龄儿童,并非他们天生蛮横,只因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无法满足为生计铤而走险,衣食尚且无法满足,更妄谈精神自立。
底层与底层因为贫穷与暴力相遇,并表现出对彼此的恶意或防备,都渴望将对方作为猎物,或制约对方获取钱财,或控制对方确保自身安全。人类已进入现代文明,最初的狩猎行为仍在荒凉而贫瘠的土地上上演,这里没有斯文与谦和,只有为一口食粮的肉搏。通过武力争夺食物是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格斗也是肉搏,对于马虎们而言,都是活命方式。因搏斗的双方仍是人类,尚有愧疚与善意。因此,故事从“恶”起,便要走向善。
善意是底层面对底层的正确方式。山里的贫瘠、孩童的无奈与无助在向腾辉面前逐渐呈现,苏木的残疾姐姐的讨命方式击中了他内心最为柔软的部分,四肢健全的他近距离感受底层的苦闷与无助,这一刻,他或许想起失忆的母亲。当底层面对底层,一方施以恶行,一方却报以善意,用善感动他人向善,只因行善者经历过也理解了人生不易。衣食住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并非追求的目标,施舍钱财对于苦难底层却无异于雪中送炭。向腾辉用他的行动彰显出同为底层的善意,温暖了苏木因许久缺爱而冰冷的内心,信任后者,便有了死心塌地的跟随。在他看来,向腾辉代表无限可能,无需偷生,此外,还能走出大山活出精彩,这是山里孩子一生的梦想。
底层如何走出底层(阶层)是影片关注的重点。向腾辉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二落: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市格斗冠军是人生的第一次辉煌;因被教练骗吃药,取消冠军资格且被开除,愤然伤害后被捕入狱,人生陷入低谷,沙场老板的生活平淡无奇,卑微苟且;组建格斗俱乐部成为孩子们的“干爹”后,人生有了转机;被网暴,俱乐部停办,他重陷低谷;发现马虎和苏木遭遇困境,满怀不平的他面对媒体讲述“真相”,俱乐部重新开张,苏木获得世界冠军,他的人生迎来高潮。苏木的生活则经历了二起一落,跟随向腾辉学格斗,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人生出现转机;被送至其他俱乐部,因反对后者的训练方式,苏木被伤致残,人生陷入困境;获得世界冠军,人生步入坦途。苏木、马虎与向腾辉之间也存在相互成就的过程,苏木在“铁笼”中夺取冠军,背后有“铁窗”中的马虎以及曾经在“铁笼”中的向腾辉的支撑或引领。底层仅凭一腔热血难以实现自我超越,成功不仅有屈辱的泪水、智性的抗争、顽强的坚持,更要有支持与帮助,更多的人陷入低谷,却等不来援助的手。肝胆相照的朋友与人生道路的导师需要以彼此的向善为粘合剂,影片通过苏木的成功传达一种生存哲学:善良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影片取材于恩伯格斗俱乐部的真实事件,发生在离今天并不遥远的2017年,事件起于贫困的被忽略。虽然关涉血腥与暴力,格斗仍是部分人相对合理的未来之路。影片并未纠结于格斗对于底层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仍有部分人并没有格斗的资格,他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走出贫困,对此,从底层走出的王宝强体会更为强烈。
首先,影片呼吁社会关注底层。高层与底层是一对动态的相对概念,正如中心与边缘,这为不同阶层彼此对话提供了可能,某种程度上,彼此关注就是关注自身,彼此成就也就是成就自我。其次,影片中渗透了王宝强个人的人生体验。幼年习武的艰难给了他面对挫折的勇气,也是他选择格斗题材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群演到明星本就不易,加上个人婚姻变故,身陷舆论,期间的酸甜苦辣带给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人生是一个过程,起起落落自是常态,短暂的低谷积蓄奋起的力量,孕育辉煌,却又将迎来下一次低谷。八角笼不仅是格斗场,更是人生的战场。笼子是束缚,也是格斗者自我爆发的空间。自由与约束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框架。第三,影片彰显了一种人生态度。影坛不缺乏励志影片,《八角笼中》呈现出另一种成功方式——格斗,用武力打出一片天地,所有的爱恨情仇都集中于拳头,这也是一种充满血性与力量的反击方式。其中传达的更是一种人生态度。通过向腾辉与苏木的格斗传承,应看到,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站在聚光灯下,冠军之后还有冠军,输赢不会定格,笼里笼外,进退之间,最终考验的是不屈的人生态度。
或因有相似的情感体验,王宝强在影片中入戏较深,情绪有时难以自控,或激扬控诉,或陷入深思;叙述节奏呈现出前紧后松的特点,反败为胜的设置难免落入俗套。但影片也在追求美学效果,黑白镜头的切换、画外音的切入能强化观影体验,能充分说明导演王宝强对该影片的重视与期待。
发布日期: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