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凉山“卖惨带货”为何屡禁不止?
文章字数:984
又见大凉山“卖惨带货”,这次不少主播盯上了当地的石榴。
在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多段催泪短视频,内容多为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但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车外,老人默默将石榴捡起,弯腰鞠躬……这些令人心酸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同情。
近日,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封面新闻记者走访了上述视频中的多名老人后发现,这些热门视频的背后,实则为“卖惨带货”的营销套路。目前,攀枝花市场监管部门正联合公安、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依法处置一批违法线索,平台已下架相关视频100余条。
相似的情节,不同的版本。在这些视频中,拍摄者精心编写剧本,付钱给“看着可怜”的老人或者孩子当演员,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声称当地果农面临销售难题,拍视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卖果。
而实际情况是,当地的石榴并不愁卖;有的如“山区9岁男孩卖石榴”之类视频,当事人家里根本就没种石榴。主播却靠着这类视频,打着“助力大叔家的石榴”的幌子,把“自家”石榴的销量搞了上去,或者赚取了流量。
类似的操作手法,其实早已不新鲜。此前,大凉山假公益团队卖惨带货的事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其幕后推手韩文被凉山州警方行政拘留。
近段时间,四川省凉山州多名粉丝数百万的“网红”,因虚假宣传、销售假货被查的消息传出后,也备受网友关注。目前,该案件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网红主播11人,捣毁MCN机构5个。
此次,一些主播、拍摄者,做起大凉山“石榴”的文章,营销套路或有不同,牟利目的显而易见。这种套路营销、虚假宣传强化公众对某一地域的刻板印象,消耗社会善意。其“产品”销量,靠的不是口碑,而是在深谙流量密码后的人设打造、情绪渲染。类似行径,既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也已涉嫌违法,而其一再出现,大有屡禁不止之势,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其实,任何“卖惨带货”的操作都需要有平台的支撑和加持,针对特定区域,呈现套路化倾向且宣传意味明显的视频拍摄,平台理应有针对性加强审核管理。在治理虚假营销的各种套路中,平台责无旁贷,不能总等问题放大,在外界督促下才肯“下手”。
当然,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针对此类情形,也需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对那些不择手段的牟利行径,就要及时出手,亮出法律利剑。
对消费者而言,选择“相信”前,不妨多些鉴别意识,多些对比了解的心思,才能免于受骗。
总之,打上大凉山标识的“卖惨带货”一再出现,正是对相关短视频治理问题的警示,对此,该有更多整治的硬招实招。 迟道华
在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多段催泪短视频,内容多为老人向路边车辆推销石榴,但车内人员却将石榴扔到车外,老人默默将石榴捡起,弯腰鞠躬……这些令人心酸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同情。
近日,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封面新闻记者走访了上述视频中的多名老人后发现,这些热门视频的背后,实则为“卖惨带货”的营销套路。目前,攀枝花市场监管部门正联合公安、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依法处置一批违法线索,平台已下架相关视频100余条。
相似的情节,不同的版本。在这些视频中,拍摄者精心编写剧本,付钱给“看着可怜”的老人或者孩子当演员,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声称当地果农面临销售难题,拍视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卖果。
而实际情况是,当地的石榴并不愁卖;有的如“山区9岁男孩卖石榴”之类视频,当事人家里根本就没种石榴。主播却靠着这类视频,打着“助力大叔家的石榴”的幌子,把“自家”石榴的销量搞了上去,或者赚取了流量。
类似的操作手法,其实早已不新鲜。此前,大凉山假公益团队卖惨带货的事曾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其幕后推手韩文被凉山州警方行政拘留。
近段时间,四川省凉山州多名粉丝数百万的“网红”,因虚假宣传、销售假货被查的消息传出后,也备受网友关注。目前,该案件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4人,其中网红主播11人,捣毁MCN机构5个。
此次,一些主播、拍摄者,做起大凉山“石榴”的文章,营销套路或有不同,牟利目的显而易见。这种套路营销、虚假宣传强化公众对某一地域的刻板印象,消耗社会善意。其“产品”销量,靠的不是口碑,而是在深谙流量密码后的人设打造、情绪渲染。类似行径,既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也已涉嫌违法,而其一再出现,大有屡禁不止之势,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其实,任何“卖惨带货”的操作都需要有平台的支撑和加持,针对特定区域,呈现套路化倾向且宣传意味明显的视频拍摄,平台理应有针对性加强审核管理。在治理虚假营销的各种套路中,平台责无旁贷,不能总等问题放大,在外界督促下才肯“下手”。
当然,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针对此类情形,也需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对那些不择手段的牟利行径,就要及时出手,亮出法律利剑。
对消费者而言,选择“相信”前,不妨多些鉴别意识,多些对比了解的心思,才能免于受骗。
总之,打上大凉山标识的“卖惨带货”一再出现,正是对相关短视频治理问题的警示,对此,该有更多整治的硬招实招。 迟道华
发布日期: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