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效显著
陕西科技和教育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文章字数:1,032

  10月11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陕西省科技厅立足交通区位、产业、科教、历史文化等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全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动力、添活力。陕西省教育厅积极发挥高校资源富集优势,以新时代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为蓝图,不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陕西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累计申请国际专利102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陕西省科技厅先后举办海内外科技培训班,加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双向流动,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国际交流活动500余项,举办“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15期,为多个国家培训科技人员270余人次。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倡议并组建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目前,共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60多所大学加入联盟。新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截至目前,陕西省已形成7家国家级和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47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23、省级124)的对外科技合作平台体系。
  近年来,陕西省内产学研机构共承担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50余项,累计获支持经费近3亿元。据统计,在现代农业、新材料、地球科学等领域开展合作,累计申请国际专利102项。近三年陕西省输出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合同成交79项,金额17.38亿元。
   来陕西留学生占比不断提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陕西省教育厅积极构建‘一带一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机制,累计有60多个国家的12000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要参与活动,签署合作协议200余项,成立各类联盟和教育研究机构20余个。”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陕西省教育厅积极构建“三联盟”为主的合作互动平台,已有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所高校参与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围绕能源、化工、全球健康、法学等诸多方向,形成了13个学科子联盟。
  此外,“留学陕西”培养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来陕西的国际学生占比及“一带一路”国家学生占比均有提升,其中国际学生占比由2013年的46.6%提升至2022年的70%,“一带一路”国家学生占比由2013年的51.2%提升至2022年的71%。同时,陕西联合行业优势企业,建立国际学生联合培养基地,逐步形成校企联合、订单式、学术导向的来华留学培养模式,大力培养语言通、专业精的本土化、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贡献陕西力量。
   本报实习记者 任行
发布日期: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