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企通” 企业纾困解难的“百事通”
文章字数:3,665






“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我代表公司向‘陕企通’平台表示衷心感谢。”日前,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巴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军见到记者时激动地说。
“陕企通”平台上线不久,运营指挥中心就收到大荔巴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诉求信息。该公司反映建设厂房期间周围有社会闲散人员干扰公司正常建设,并对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人身恐吓。
“陕企通”运营指挥中心收到诉求后,迅速响应及时将诉求信息转派至渭南市端口。经市、县级端口根据事权分派至大荔县公安局办理。几日后,大荔县公安局将办理结果反馈至省平台:该县公安局核实情况并立即出警。寻衅滋事人员已被大荔县公安局行政拘留。李建军对办理结果非常满意,亲切地称“陕企通”是民营企业家的“娘家人”。
1 扶危助困解难题 真心诚意帮企业
“感谢陕企通平台,为我们企业追回欠款。”9月20日下午,西安赫斯曼起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席兆军冒雨将一面“扶危助困解难题,真心诚意帮企业”的锦旗送到了“陕企通”运营指挥中心。
“这面锦旗是对‘陕企通’平台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的重大。”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辉说。
今年7月15日,西安赫斯曼起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通过“陕企通”平台反映,某公司拖欠其合同款一年之久,多次沟通未果。“陕企通”运营指挥中心收到诉求后迅速响应,及时转派至陕西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办理。经陕西省国资委积极协调,召集双方企业友好协商,最终,欠款在2天内全部结清。
“欠款在这么短的时间就结清,让我非常的感动,让我感受到‘陕企通’平台是真正的为中小微企业做事情和提供帮助的一个好平台。”席兆军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陕西省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沟通的渠道,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按照陕西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聚焦民营企业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提升助企纾困力度,于今年4月28日上线试运行横跨部门、纵跨层级的“一站式”民营企业服务和政策信息发布小程序——“陕企通”,标志着为企业服务的步伐更近一步。
“‘陕企通’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多年以来一直从事信息化相关工作,但面对开发时间如此紧、需要协调对接如此多各级部门,还需要同步建立省、市、县三级几千人诉求和政策服务运营保障队伍时,绝对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网络信息部部长杨洸介绍说。
“陕企通”平台上线试运行仅1个月,注册用户量突破15万户,浏览访问量近20万人。“刚上线‘陕企通’用户量就爆发式增长,不是因为该平台推广有力,而是民营企业对诉求渠道的渴望和对‘陕企通’平台的认可。”杨洸说,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功能机制运转良好,助企纾困成效初显。团队的心才稍稍放松,就已转向“陕企通”平台二期建设工作。
“目前,‘陕企通’已与‘秦务员’‘秦政通’‘12345市民热线’‘秦信融’“秦云就业”等多个涉企系统对接。而且系统整体部署在陕西政务云平台,适配国产信创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了‘陕企通’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同时,全体技术人员将继续通力协作、攻坚克难,加紧开发速度,以最高质量全力保障‘陕企通’正式上线运行。”杨洸说。
2 “3+7+N” “小窗口”彰显“大服务”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政府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陕西言集傲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伟生说。
“陕企通”平台采取“3+7+N”业务架构,即“3”指企业用户入口,包括电脑端软件、手机端APP、微信端小程序;“7”指“查政策”“提诉求”“获融资”“促供需”“找培训”“找人才”“陕企查”七个核心业务模块;“N”指开辟“陕企通”特色专区等扩展模块,后期可以不断拓展建设新业务模块。
“‘陕企通’是帮助我们中小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重要平台。像我们这个企业,有的时候需要查询政策与政府部门沟通,当时就不了解政策,去找哪些部门,有了‘陕企通’这个平台,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任伟生说。
陕西言集傲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科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卫星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难题。
“我们企业,需要的是专业性比较强的特殊人才,好多刚从院校出来的经验不足,我们通过在‘陕企通’平台发布招聘公告,很快就收到了许多简历,‘陕企通’为我们搭建起一个很好的桥梁。”任伟生说。
据了解,“陕企通”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全省横向跨部门“一网能办”,纵向跨层级的“一站式”涉企服务及政策信息发布平台,提高政府服务的精准性、便利性和可获得性,以“小窗口”彰显“大服务”。全新重构的“陕企通”平台,扩充了服务范围、打通了各级服务渠道、透明办事机制流程、提速办理工作效率,以“陕企通”平台为载体,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涉企服务及政策信息发布总平台。
记者在微信搜索登录“陕企通”小程序,页面简洁明确,除了提诉求、享政策模块外,还有“搜陕企”“获融资”“找培训”“招人才”“促供需”以及“特色专区”模块。其中,“获融资”模块,实现了与秦信融、金服云、陕西省地方征信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成果互认。
以“线上+线下”的模式,创新传统融资服务方式,对“陕企通”注册用户进行精准画像,提供匹配的金融产品。线上提供金融超市、融资撮合、风险预警、征信报告查询等服务。线下提供咨询服务,整合了银行、非银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券商等金融主体,为全省中小微企业提供贯穿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债权及股权融资服务。
3 用心服务 让“温暖”无处不在
说起“客服”这个工作,很多人都会认为,不就是个接听电话、回答问题的工作吗?在这样一个大多数人并不重视的普通岗位,客服的工作内容却一点也不简单。除了处理来电、答疑,他们身上更肩负了多重责任,包括解决问题、安抚客户、处理投诉、缓解客户的愤怒……一份看似“普通”的工作,却要求他们同时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高超的交流技巧。
走进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陕企通”服务平台,服务组人员不停地接打电话,受理企业诉求,回访诉求办理结果,服务大屏幕上显示着各类诉求办理进度。
5月17日,商洛市一家企业向“陕企通”平台诉求,因购买设备急需2000万元贷款资金。
“收到诉求后,我们及时将企业诉求转派至商洛市端口,商洛市端口又迅速将诉求转派当地农行办理。仅4天后,该银行就为这家企业申请了农行‘微捷贷’,利率4.0%左右。”“陕企通”诉求终审专员杨丹说。
目前,“陕企通”服务平台,已组建诉求服务组、政策服务组、融资服务组、人才服务组、培训服务组、供需服务组6个业务组负责平台业务运行工作。同时组建技术支持组、方案组两个专业技术团队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对待每个诉求都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同理心,把企业的诉求当作自己的诉求,认真了解,确保诉求的真实可靠性,同时准确分派给相应部门。”杨丹说。
杨丹介绍,她目前负责“陕企通”平台诉求受理工作,每日对企业提交的新诉求进行内容核实完善,必要时会与企业进行沟通,完善诉求内容,确定诉求的真实和事权归属,随后将诉求分派至省级部门或者相应的实际端口,每天下午会对当日的诉求进行分析整理,做到诉求件件有落实。
4 服务民营经济 为陕西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活力源泉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今年聚焦“三个年”活动,全面发展“四个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数字经济、开放经济)。陕西省工信厅充分发挥省民营办牵头抓总协调作用,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制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善。陕西省政府领导先后召开四期政企恳谈会,累计梳理65项请求解决事项,57项办理完毕,有效推动了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其中“陕企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提诉求、享政策等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64万户,页面点击量突破1700万次,发布政策3098条,受理诉求2202条,办结率90.73%。
下一步,陕西省工信厅将结合落实《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计划在全省开展“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聚焦民营企业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在“提升服务”这篇文章上下大力气。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抓好政企沟通,各有关部门分工配合,常态化把政企恳谈会办好,坚持问题诉求跟踪督办,切实回应广大民营企业关切,推动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伟表示:“随着‘陕企通’各个专业模块的建成,融资服务组、人才服务组、培训服务组、供需服务组的运营工作也逐步步入正轨。‘陕企通’平台将企业诉求由自上而下为主向自下而上为主转变,让其成为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用心用情之举。陕西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将坚定不移地遵循‘不断提高服务精准性、便捷性、可及性,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的工作原则,做好‘陕企通’平台的运营工作,为陕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 吴鹏飞 周生来 李勇
发布日期: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