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让群众“老有所养”
文章字数:969
“以前日子过得紧巴巴,能省就省,隔段时间才能吃顿肉。有了养老金以后,生活越来越好,想吃什么就买回来做,荤菜经常有。”近日,在凤翔区南指挥镇河南屯村4组的一处小院,69岁的侯岁艳老人正在自家厨房准备午餐。
侯岁艳老人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每月的养老金是166.84元,丈夫是166.77元。单就养老金这一项来说,两人一年能有4003.32元的收入。此外,流转出去的4.5亩地每年能有3400多元的收入。从九月起,政府每月又涨10元养老金,对于目前的生活,她很满意:“这都得感谢党的政策好,我觉得生活很舒心,很幸福。”
民生事务无小事,群众利益是大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是一项惠及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提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关系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成为了群众心底最关心的事情,也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事情。凤翔区政府2023年第14次常务会议纪要明确,从2023年9月1日起,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基础养老金,在原最低标准基础上提高10元,调整后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54元提高到164元,此次调整将惠及全区10.4065万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全年月平均养老金将达到180元,不仅提高了群众的保障水平,也进一步增强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广大群众拍手叫好。
“2010年1月,我的基础养老金还是每月55元,到现在涨到了每月182元,自己还种了几亩地,最起码每月吃肉买菜不用给孩子们张嘴,还能给孙子孙女买点好吃的,挺知足!”凤翔区糜杆桥镇关村5组郭连科大爷高兴地说,“听说从这个月起政府给咱增加基础养老金10元,太好了!感谢党和政府,心里时刻装着咱们老百姓!这实事办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里!”
今年以来,凤翔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服务发展 保障民生”主线,用心用力促扩面,惠民利民提待遇,持续扩大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切实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促进全区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1.78万人;享受待遇人数达到10.4065万人,发放养老金1.72亿元,发放丧葬补助金2964人次474.24万元;争取到位财政补助资金1.65亿元;申报征地项目1个,征缴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费4.3125万元,完成柳林镇、城关镇、陈村镇等征地项目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费记入个人账户95人10.0128万元,发放未记入社会保障费97人10.1535万元,全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李喜林 通讯员 张智国 王晓凡
侯岁艳老人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每月的养老金是166.84元,丈夫是166.77元。单就养老金这一项来说,两人一年能有4003.32元的收入。此外,流转出去的4.5亩地每年能有3400多元的收入。从九月起,政府每月又涨10元养老金,对于目前的生活,她很满意:“这都得感谢党的政策好,我觉得生活很舒心,很幸福。”
民生事务无小事,群众利益是大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是一项惠及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提高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关系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成为了群众心底最关心的事情,也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事情。凤翔区政府2023年第14次常务会议纪要明确,从2023年9月1日起,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基础养老金,在原最低标准基础上提高10元,调整后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154元提高到164元,此次调整将惠及全区10.4065万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全年月平均养老金将达到180元,不仅提高了群众的保障水平,也进一步增强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广大群众拍手叫好。
“2010年1月,我的基础养老金还是每月55元,到现在涨到了每月182元,自己还种了几亩地,最起码每月吃肉买菜不用给孩子们张嘴,还能给孙子孙女买点好吃的,挺知足!”凤翔区糜杆桥镇关村5组郭连科大爷高兴地说,“听说从这个月起政府给咱增加基础养老金10元,太好了!感谢党和政府,心里时刻装着咱们老百姓!这实事办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里!”
今年以来,凤翔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服务发展 保障民生”主线,用心用力促扩面,惠民利民提待遇,持续扩大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切实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促进全区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1.78万人;享受待遇人数达到10.4065万人,发放养老金1.72亿元,发放丧葬补助金2964人次474.24万元;争取到位财政补助资金1.65亿元;申报征地项目1个,征缴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费4.3125万元,完成柳林镇、城关镇、陈村镇等征地项目被征地居民社会保障费记入个人账户95人10.0128万元,发放未记入社会保障费97人10.1535万元,全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 李喜林 通讯员 张智国 王晓凡
发布日期: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