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剧《面皮》首演反响强烈
文章字数:443
近日,宝鸡本土原创话剧《面皮》在宝鸡大剧院首演,该剧讲述了三代人做面皮、卖面皮,靠自身劳动增收致富,将家庭命运融入时代发展的感人故事,折射出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的巨大变迁。
话剧《面皮》叫座,带火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贯穿剧情始终的“面皮”也受到不少观众的重点关注。提到这道西府人眼里最日常不过的小吃,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岐山——岐山古称西岐,是周文化发祥地,自古以来农耕文明相对发达,以小麦为主的面食花样繁多,擀面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岐山擀面皮制作工艺考究,素以白、薄、光、软、筋、香而著称,面皮薄而韧,绵软而光筋。2011年,岐山擀面皮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同年6月3日,“岐山擀面皮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9月12日,话剧《面皮》将赴铜川市参加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角逐,这必将带动岐山擀面皮这一风味美食走进省内外更多人的视野,岐山将蓄势而动抓住机会,坚持以擀面皮为重要驱动,在推动县域“一碗面”经济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昂首阔步,奋进再出发。 通讯员 崔海燕 容妍
话剧《面皮》叫座,带火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贯穿剧情始终的“面皮”也受到不少观众的重点关注。提到这道西府人眼里最日常不过的小吃,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岐山——岐山古称西岐,是周文化发祥地,自古以来农耕文明相对发达,以小麦为主的面食花样繁多,擀面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岐山擀面皮制作工艺考究,素以白、薄、光、软、筋、香而著称,面皮薄而韧,绵软而光筋。2011年,岐山擀面皮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同年6月3日,“岐山擀面皮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9月12日,话剧《面皮》将赴铜川市参加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角逐,这必将带动岐山擀面皮这一风味美食走进省内外更多人的视野,岐山将蓄势而动抓住机会,坚持以擀面皮为重要驱动,在推动县域“一碗面”经济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昂首阔步,奋进再出发。 通讯员 崔海燕 容妍
发布日期: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