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文章字数:484
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明)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教育厅指导,西北大学主办的2023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西安召开。此次会议聚焦丝路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热点,与会学者围绕欧亚大陆古代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考古学研究、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等话题开展交流探讨。
陕西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王金青在会上表示,开展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加强我国与相关国家人文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工作内容。陕西省内考古文博机构在中亚等丝路沿线国家开展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成为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中的鲜明特色和亮点。本次会议是落实《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的具体举措,是扩大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推动丝绸之路考古学研究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合作。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伊朗的代表共同启动“丝路考古网”,该网站以中、英、俄三种语言呈现,旨在搭建丝路沿线国家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传播平台。
陕西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王金青在会上表示,开展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加强我国与相关国家人文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工作内容。陕西省内考古文博机构在中亚等丝路沿线国家开展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成为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中的鲜明特色和亮点。本次会议是落实《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的具体举措,是扩大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推动丝绸之路考古学研究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合作。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伊朗的代表共同启动“丝路考古网”,该网站以中、英、俄三种语言呈现,旨在搭建丝路沿线国家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传播平台。
发布日期: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