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黄河桥上“踏浪人”
文章字数:575


  南同蒲铁路黄河桥是一座跨越连接陕西、山西两省的大型钢梁桥,由原来镂空的钢梁结构改造成了箱梁结构,全长1100米,渭南桥隧车间华山养修工区22名职工定期对梁箱体内桥面钢轨、联结零件、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养护工作,他们脚踏黄河桥、眺望黄河水,守护安全、踏浪前行。
  8月24日早晨,旭日初升。金色的阳光铺满黄河,波光粼粼,汹涌奔腾流向远方。此时,张晋刚和工友们拿着扳手、头灯、敲击锤等维修工具,从工区出发,乘车30多分钟的路程来到桥下,开启了一天的检查作业。作为工区年龄最长,也是唯一一位上过战场的退伍老兵,今年已是张晋刚坚守黄河桥的第9个年头,每两周他都要带领工区职工对黄河桥进行一次全方位检查。
  据了解,工区的这些青工,有的比张晋刚的孩子年龄还要小,他总是叮嘱他们多带水和防暑降温药品,做好防晒,教他们检查设备的技巧和方法。
  对于箱体内要检查的重点,张晋刚早已烂熟于心,从顶部螺钉,到侧向螺栓,眼看手敲耳听,箱体里的万颗螺栓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如今,到了退休年纪的张晋刚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带了一波又一波的“新兵”在他战斗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传授着他的“一身绝学”。
  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养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川流不息的钢铁巨龙,支撑了祖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无数“张晋刚式”的铁路人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在祖国的铁路大动脉上无私奉献,保驾护航。
  本报实习记者 张明 通讯员 任伟
发布日期: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