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光头山上风景异
■ 白来勤

  光头山又称麦秸摞,位于古都西安南部沣峪口内秦岭分水岭西侧,海拔近三千米,因远观其外形酷似人之秃头而得名。初听此名,一般人都会以为山上寸草不生,光秃一片,其实这里虽海拔较高,树木稀少,但杂草仍很繁茂。
  去年冬天,光头山下雪了,几位朋友相约去看雾凇雪景。经过艰难的跋涉,我们气喘吁吁地登上山顶,近观玉树琼枝下的丹心素裹,远眺皑皑白雪下的广阔云海,置身其中,觉得天和地都变成了晶莹的世界。除了雪景,云海也以它变幻不定的的身影赋予光头山神奇的色彩,使其更显得娇媚迷人。这时候,人的口鼻呼出的气息和雪一个颜色,眉梢上挂着的霜花和雪一个颜色,蓝蓝的天上飘过的朵朵云彩和雪也是一个颜色,着实令人大开眼界,兴奋不已。
  今年初夏,我与又一拨友人相约再次亲近光头山。沿着山顶小路前行,扑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高山草甸。由于山风一阵一阵的,云层也是忽大忽小,一片草甸看上去也是忽隐忽现。云层消散的片刻,草甸里立马长满和煦明媚的阳光,挤挤挨挨与各种身材不等、面容各异的不知名的小草或耳鬓厮磨、或叙旧话新,其乐融融的喜活劲儿,令人艳羡。近处怪石嶙峋,远处层峦叠嶂,绝佳的景致,令人感到不论从哪个角度拍照,所拍出的每一张照片哪怕不做任何修饰,也都可以直接做桌面!身边的游人、友人,纷纷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各种拍照打卡。
  草甸的边缘,有高山杜鹃、高山冷杉等低矮灌木点缀,视野极为开阔。当时,一丛丛的杜鹃在阳光的撩拨下,有的微微绽开娇羞的笑容,轻启朱唇;有的放肆的扭动迷人的身姿,争奇斗艳。勾引得不知疲倦的蜜蜂徜徉其间,贪婪吮吸大自然馈赠的玉液琼浆,尽情赞美生活的明丽芬芳,带着欢悦的心情回家,将理想与未来酿造、孵化、向往。
  同行的友人中有位资深美女惊异的发现,在这片茂盛的草甸丛里,还夹杂生长着很多野生小香葱,在水嫩滴翠的草甸里,如同一个另类的存在,碧绿中略带沧桑感,浓郁的葱香味儿扑鼻钩涎,惹人心动。她说爬过许多山,还是头一次知道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长着野小香葱的。不过从众心理是人的天性,于是有人心里蠢蠢欲动、行动上跃跃欲试,就看谁第一个“吃螃蟹”。此刻我明白,如果有谁终于忍不住这“野味”的诱惑,第一个开始羞羞答答地放下身段弯腰拔葱,就会很快带动了一群人都在草甸上大大方方地搜寻“捕猎”对象,像工兵扫雷般开始行动,嘻嘻哈哈地拔葱。虽然大家都贪欲不强,但只要每人只拔一小把带下山回家炒盘菜尝尝鲜,也会让这里的草甸一片狼藉,给这里本来就非常脆弱的生态链造成极大的破坏,说不定会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光头山”。于是,我及时出面说话了:“这里每生长一棵草都不容易,大家还是忍一忍肚子里的馋虫,让这些野香葱好生隐居吧,说不定再过一段时间,它也会抽薹孕育并绽放出美丽骄人的葱花呢,毕竟人家找一方净土修行也不容易!”大家打心眼里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像在亮红灯的马路口,虽然没有车辆通行,但有人主动停止行进,大伙也不好意思再闯红灯了,有人就遗憾地摇摇头给自己也给别人留下一点儿尊严。
  告别野香葱之后,继续往前走。在路的左侧还有一处体量较大、较为狭长的突出岩石,侧面远观像骆驼背上的双峰。走到近处,爬上去可以走到最远端。此时一大团云雾翻滚而来,层层叠叠地包围了这片驼峰岩,一时只闻人声、不见人影,忽而又影影绰绰、山岭现形,一山放过一山拦,宛若仙境。仙境中,我看到山坡上有几棵形状怪异的松树,一下子改变了我以往对松树的看法。
  提起松树,人们一般会想起黄山的迎客松,那颀秀、舒展、热情的风姿和挺拔、高大、不屈的神采,不由得想起陈毅元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眼前山坡上那一棵棵孤零零的松树老态龙钟、身躯矮小,在山风的胁迫下,毫无挺拔威武的气势,倒像是放大版的盆景。它们一个个时而伸出长长的脖子仰望山顶,时而低头弓背,如尽力攀爬的跋涉者,前仆后继争先恐后。迎接它们的不可能时时是和煦的春风、温暖的阳光,而是变幻莫测的气候——时而倾盆大雨泼面,时而烈日暴晒躯体,时而霜欺雪压头颅,时而狂风刀刮斧斲周身,有的松树虽遭到雷电的闪击,没了头颅,被击穿的脖颈黑魆魆的仿佛还冒着青烟,但它的腋下愣是迸出一抹苍翠,绽放出新芽新叶新枝头,“乱云飞渡仍从容”!为了生存,它们或委身于崖畔,或扎根于石缝,或混迹于荆棘丛中,或匍匐于乱石岗内,任风霜沧桑它们的容颜,任岁月扭曲它们的躯干,使得它们的形象虽不能用“岿然屹立”来形容,却可以说个个都是“负势竞上,争高直至”,你能感觉到它们内心有一股不服输的气质!虽然弯着腰,但弯腰的目的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为了减轻前进的阻力,为尽快冲上前方做暂时的战略调整;虽然低着头,但低头的目的不是为了卑躬屈膝、苟且偷生,而是为了更加挺起胸、抬起头,不趴下!
  我告诉友人,看到这些毫不起眼、甚至有点卑微的松树,我首先想到了“顽强”“坚毅”“坚韧不拔”这些词,接着我想到曾风靡全国的革命样板戏《沙家浜》里面的著名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那青松……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烈日喷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那青松逢灾受难经磨历劫,伤痕累累瘢迹重重,更显得枝如铁干如铜,蓬勃旺盛倔强峥嵘……”虽然光头山的这些松树没有站在山顶;我耳边也响起老一辈革命家陶铸称赞《松树的风格》:“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虽然这些松树貌似生长得并不茁壮且背弓腰弯;我眼前更是浮现出周恩来总理巧妙回答西方外交使节挑衅的的场景,那位西方的外交官以不怀好意的口吻问周总理:“你说你们中国不是富强了嘛,你们的国民为什么走路总低着头弯着腰?”周总理不卑不亢、绵里藏针地哈哈一笑,说:“走下坡路的人自然会扬头挺胸,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自然要低头弯腰的。”也直到这时我才理解了“山下有棵大树,山上有棵小树,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那个更大,那个更高。”这句话蕴含的哲理和精妙。
  友人告诉我,看到那一棵棵秦岭松,他终于明白,生活中,低头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面对现实不会低头、不知道低头一味逞强;弯腰不可怕,可怕的是弯了腰也弯了心、不知如何挺起脊梁从而泯灭了内心不服输敢于赢的气概。宁折不弯是一种风度、是一种品德,弯而不折、曲而渐进、勇往直前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智慧,毕竟我们的生活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纯粹的形式,而是要追求最终的目标,只要有益于大多数人、只要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即使自己暂时受一点儿委屈、甚至误解又算得了什么呢?有人曾质疑被称为政坛常青树的老一辈革命家李先念的斗争精神和理想信念,1987年,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士聚会时,陈再道将军问李先念:“人家外面都说你是不倒翁!”李先念当即掷地有声地回答说:“是不是都倒了就好了?都倒了谁跟‘四人帮’斗争呢?只有自己保护好了才能保护别人。”
  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别人,这不是明哲保身,这既是有着大局观念、群体意识、长远眼光的政治智慧和斗争艺术、生存抉择,更是维护环境生态、政治生态向好向善发展的经验之谈和金玉良言!背弓腰弯、屈而不折的秦岭松不正是这种精神、人格、境界活生生的写照?人生,只有经历过挫折,才会变得更加坚强;生命,只因有了裂缝,阳光才能照的进来;路上,也正因为有了坎坷,风景才会显得格外美丽。
  站在高高的光头山上,我心游万仞,目极八荒,一阵山风裹着花香拂面吻颊,我仿佛觉得山坡里那一棵棵秦岭松也在向我招手致意、草甸里的一根根野草香葱也在对我点头含笑,令人顿觉心旷神怡。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