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别忽视“拿手机哄孩子”的隐忧
西安交大一附院成功实施TAVI瓣衰败后经肋间微创切口免缝合瓣膜植入手术
骨质疏松就是因为“人老了”吗?
夏季烈日灼伤 四步修复皮肤
陕西文投天资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拟增资不超过1000万元的公告
陕西文化产业(西咸新区)投资有限公司拟增资不超过6.2亿元的公告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忽视“拿手机哄孩子”的隐忧
暑假到了,不少家长越来越依赖拿手机来哄孩子。明知孩子沉迷手机不好,但就是离不开“哄娃神器”,成了很多家长的无奈心声和现实选择。
沉迷手机,容易形成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让孩子用手指和眼睛的活动,代替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过早、过度沉迷网络,也会影响孩子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不少老师表示,过度沉浸在游戏、短视频的感官刺激中,青少年深度阅读能力会下降,并且很多直播、短视频中存在过度“玩梗”的现象,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
要避免孩子过度沉迷手机,各方都要齐心协力。
防沉迷系统要更有效。近年来,各平台尽管已经有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但标准不一,也并未打通。类似各管一段、标准不一的情况让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漏洞重重,让防沉迷系统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监管也要不断织密。针对部分青少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绕开监管的情况,行政主管部门也要督促游戏平台把人脸识别机制落实到位,整治向未成年人违规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教授未成年人破解防沉迷系统的违规行为。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由于意识不足、能力不足、忙于工作等原因,缺乏对未成年人的有效陪伴和沟通交流,对未成年人用网缺乏正向引导,是引发网络沉迷、网络纠纷的重要原因。家庭是防沉迷的最后一条防线,家长要担起监护人责任,做好陪伴与疏导,在行动上多做孩子的榜样。
乌梦达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