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三农时讯
第04版:经济观察
标题导航
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府谷墙头:黄土披绿装 好风景种出“好钱景”
“电小二”助力葡萄丰收季“串”起乡村致富路
山阳持续提升联农带农综合效益
安康上半年新建茶园5000余亩
2023国际农产品流通产业大会在西安开幕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五部门发布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十条措施
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日前共同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建设质量和工程效益,确保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措施》明确,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要优化顶层设计,实行项目申报、审批、建设、验收及监管常态化、规范化。要合理规划布局,依据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合理确定建设区域,并与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工作动态衔接。要提高建设标准,以提高耕地地力0.5个等级以上为目标,按照“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求,分区域、分类型确定建设标准,足额落实相应地方配套资金,真正建成遇旱能灌、遇涝能排、高产稳产的高质量高标准农田。
《措施》提出,要强化技术保障,充分发挥各类专业机构技术优势,建立陕西省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技术研发、施工和管护技术等一体化的技术支撑和指导服务体系。要严格项目监管,完善全省高标准农田项目储备库,随时申报、随时入库、动态管理、及时批复,实行专账核算,坚持择优遴选原则,所有批复项目全部从项目库中产生。要加强建后管护,遵循“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原则,不断总结完善“统管模式”“托管模式”“自管模式”等,确保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久发挥效益。要实行“一张图”管理,将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和地力等级等逐一落实到镇、到村、到具体地块,建立省、市(区)、县(市、区)、镇(乡)、村农业用地“五级台账”。要充分挖掘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两项指标”潜力,严格项目竣工验收程序,进一步优化“两项指标”交易流程,优先在省域内调剂使用。要强化保障措施,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体责任,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紧密配合,相互配套、形成合力。
吴莎莎 雷怡馨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