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镇安县西口回族镇:演好“农”头戏,“唱”好致富经

  走进镇安县西口回族镇,青山绿水环抱间,便能看到撑着一支竹竿、戴着一顶草帽在养殖园撒食的场景,夕阳下的一船两人三面环山勾勒出了“鱼米之乡”的无限生机。
  原来的程家川因下湿地,十种九歉收,种粮效益不佳,导致劳动力大量流出,土地撂荒严重。两年前,青树村依托“四方双结对,共建示范村”的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建设了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出特色农业产业群。通过园区建设,引进岭鸿生态有限公司,积极流转土地1060亩,建成240亩小龙虾及大闸蟹养殖基地、270亩水稻田种植基地,亩产值达8000余元,真正实现了撂荒湿地变废为宝的目标。
  看着水产养殖园内密密麻麻的鱼苗、鲜活的龙虾苗蹦蹦跳跳,快乐地游来游去,工作人员欣喜不已,扬起手洒下一瓢饵食,它们都急忙游过来争先恐后地“吧唧嘴”。
  产业园负责人陈林南满怀期望地说道:“目前,我们水产智慧养殖产业园从江苏购回富贵红小龙虾苗100万尾,蟹苗50万只,从渭南大荔购回鲢鱼、草鱼、鲤鱼等品种18万尾,分别投放到100亩的鱼塘和400亩的虾、蟹塘里。这些鱼、虾、蟹苗,经过精心管护喂养,预计年收入520万元。”
  “以前呀,我们村上的村集体经济一年只有一两万,想置办个啥都不行,自从通过合作社入股和产业扶贫项目的资产收益,现在村集体经济能达到10来万元了,最主要的是家门口的人也有地方上班了,这个产业园一年季节性用工达到500余人次,稳定就业岗位就有22个,带动脱贫户有15人每年增收3万元以上,别提大家心里有多开心了!”青树村支部书记石宏星笑呵呵地说道。
  智慧水产园区的建立,打造了农业产业新机遇、加快了构建产业新体系、扎实推进了乡村建设,不仅拓展了农业增值空间,补齐了产业链条,还通过合作社入股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真正通过产业振兴带动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发展有奔头、农民致富有盼头、乡村发展有源头。
  通讯员 倪娅 朱顺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