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工业经济
第04版:绿色环保
标题导航
江河源头,是怎么确定的?
科研人员在南海记录到抹香鲸等15个鲸类物种
组织环保法规培训共建共享生态略阳
开展水质检测护航稻鱼养殖
图片新闻
秦岭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向好
陕西移动践行节能降碳 守护绿色家园
绿色大运点亮低碳生活
兴平开展节能宣传活动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大运点亮低碳生活
用手触摸墙壁,碳循环灯箱随即感应亮灯,科普知识通过语音讲解娓娓道来;把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废弃品投进低碳魔方的“嘴巴”,就能生成碳积分小票,凭票可兑换大运会纪念品……
日前,成都大运会低碳体验馆在成都市街头亮相,低碳魔方、碳循环灯箱、动力单车、能源小屋等科技感十足的体验装置吸引了不少市民关注。通过现场趣味互动体验,本届大运会“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深入人心。
室外高温炎热,而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生活服务中心内却凉爽宜人。这座建筑主体部分在地势稍高处,一条半室外街道从山坡落到山脚,形成一头朝东北、一头朝南的两个喇叭口,串联起生活服务中心的各项功能。酷暑时不开空调也能实现温度宜人,这里巧妙的“冷巷”设计发挥了大作用。
“‘冷巷’的原理是气流在穿过一个由宽变窄的区域时,流速加快形成负压,从而带来更多的室外气流,带走更多的室内热空气和湿气。”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师卢义修介绍,在炎热潮湿、风少气闷的夏日,“冷巷”让建筑产生自然通风的效果,在营造舒适共享空间的同时,有效减少建筑能耗、降低碳排放量。
“绿色”是成都大运会的鲜明特色。据了解,成都大运会新建场馆全面采用绿色建材,所有场馆均采用LED节能灯具。此外,成都市投入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000余台新能源小型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交通服务车辆,实现大运村到中心城区场馆交通90%使用新能源车、大运村内部100%使用新能源摆渡车。
孙龙飞 宋豪新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