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财经新闻
第04版:社会法制
标题导航
到“十四五”末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将增加20-30支
国家药监局成立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监管政策与技术要求研究专家工作组
图片新闻
加强河道行洪安全管理 守牢防汛安全底线
青春践行二十大 资助育人逐梦行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跃上二千万辆
杭州亚残运会代表团团长大会举行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将加大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建设
到“十四五”末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将增加20-30支
记者近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已建成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40支,建立省、市、县三级医疗应急队伍6500支,国家医疗应急专家组涵盖22个专业领域。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不断提升能力,积累经验,以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为目标,全面建立健全医疗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各环节工作,加强医疗应急基地、医疗应急队伍、医疗应急物资储备等各方面建设,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应急体系。
据介绍,在医疗应急救治基地建设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各省份规划布局基础上,规划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及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在医疗应急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建成40支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指导各省建立省、市、县三级医疗应急队伍6500支。队伍的类别包括了紧急医学救援、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伍以及核辐射的医疗应急队伍,实现了设备集成化、便携化、队伍自我保障化。基地和队伍一同形成了国家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核心力量”。
国家卫生健康委从全国遴选了一批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实战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成立了“国家医疗应急专家组”,涵盖22个专业。重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地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高效调派国家专家赶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工作,还可以开展远程的多学科会诊指导。
郭燕红表示,在2022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印发了《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明确了下一步的重点目标和重要任务。下一步,要以规划为指引,按照平急结合、系统高效的原则,指导各地进一步强化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进一步推动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的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要推进基地和队伍建设。目前,正在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下一步还将建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充中毒救治基地,通过基地的建设,构建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核心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的建设。到“十四五”末,计划将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由目前的40支增加至60~70支。为了应对重大疫情的医疗救治工作,还计划组建相应的重大疫情救治队伍,提升重大疫情发生之后的重症救治能力。
二是进一步强化医疗应急机制建设,提升“软实力”。推动完善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国家医疗救援力量的调动和相互支援机制,建设国家省、市、县立体化的医疗救援的指挥调度体系和信息系统,做到指令传递快速、系统反应有序、基层执行有力。
三是加强信息监测和应急值守,确保“快反应”。要发挥院前急救120的作用和省市县各级医疗应急队伍的作用,第一时间派出骨干力量,提升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的反应能力,同时做好各个医疗队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快速响应和协同支援,提升医疗应急处置效果。
加强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30年,建立起覆盖全国、较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国家卫健委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