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工业经济
第04版:绿色环保
标题导航
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开展臭氧污染管控提升全域空气质量
开展监测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组织联合执法保护巴山生态
安康:每棵古树都有“身份证”
鹭鸟伴夏耕
陕西商州:生态振兴 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合阳黄河湿地生态环境 司法保护修复基地揭牌
洛南县加强3.57万亩湿地保护
榆林市今年计划飞播造林20.5万亩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近日介绍,目前科技手段已应用于生态环境执法的全过程各环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要努力转向“技防优先”。
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赵群英介绍,以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为例,科技赋能生态环境执法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建立了一整套问题线索识别技术方法,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网络等技术手段,精准识别问题企业;建立了信息化支撑平台,开发40多个问题线索识别模型,关联匹配49类数据,初步形成大气执法监管信息化、智慧化体系;引领带动地方借鉴相关模式做法,创新监管方式。
赵群英表示,生态环境执法要达到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需要有科技的支撑。“将科技手段应用到生态环境执法的全过程各个环节,精准发现问题,同时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不断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统筹全国执法骨干1900人,开展了8个轮次的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督帮扶。1-5月份指导各地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企业22.6万家次。坚持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指导各地不断落实生态环境执法的正面清单制度,有4.4万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连续四年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不断深化“两法衔接”,切实形成执法合力。
赵群英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将坚持严的基调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空气质量保障等重点任务,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突出的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陈冬书 高敬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