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背锅”鸭脖得以沉冤得雪 公开透明才是最佳“良药”
  近日,全民关注的“鼠头鸭脖”一事终有盖棺定论,涉事学校、企业以及相关责任人员都将面临顶格处罚。
  复盘整个事件,6月1日,一段“食堂吃出疑似老鼠头”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出现并广泛传播;6月3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确认“异物”为鸭脖;6月3日,江西广播电视台某栏目发布的报道中,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负责人表示,经“反复比对”,确认异物是鸭脖。
  学校和监管部门的回应并未让该事件平息,反而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网友质疑“鸭脖怎么长了牙”“指鼠为鸭”更是一度冲上各大平台热搜。
  6月10日,江西省成立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6月17日,联合调查组公布调查结果,经多方查证,学生在食堂吃出疑似为“鼠头”的异物,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回顾整个事件,一个肉眼可见的“鼠头鸭脖”需要上升到省级部门去解决,该起事件发展至现在,已远远超出食堂异物本身。是“鸭脖”还是“鼠头”,事件本身并不复杂,明明可以第一时间澄清解决,但相关责任人却想方设法去掩盖问题,企图瞒天过海欺骗舆论,逃避责任,自以为“高明”的办法,不仅损害了自身形象和信誉,也让一所学校乃至整个地方陷入层层的舆论漩涡。
  公开才能公正,透明才有公信。事件背后,充分暴露出一些基层部门的作风和能力,一有舆情就手足无措,遮遮掩掩,不敢担当。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表明,基层部门面对舆论关切,既要主动作为,更要善作善为,公开透明才是最佳“良药”。不护短、不遮丑、不捂盖,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才是回应民生与民声的基本准则。 李勇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