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三农时讯
第04版:经济观察
标题导航
陕西:有序开展农机化生产全力保障粮食稳产丰收
山阳加快建设绿色生态板栗园
晋冬枣串起增收“产业链”
甜蜜入夏“桃”醉江河
旬阳:庭院“方寸地”,振兴“大文章”
陕西省小麦收获进度过八成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旬阳:庭院“方寸地”,振兴“大文章”
今年,旬阳市从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入手,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方寸地”,做实做好庭院经济“大文章”,探索出“房前屋后利用好、多种经营收入好、干净整洁环境好、崇德向善家风好、示范引领效果好”的“五好庭院经济”模式。由旬阳市林业局牵头,在全市21个镇全面铺开庭院经济建设,已建成示范镇1个、示范村43个、示范户1.1万户,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抓规划、一户一策“开方子”。旬阳市就坚持“强烟畜、扩芋菜、兴林果、稳粮油”的思路发展产业,林业局立足产业基础,从不同村情、户情实际出发,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差异发展、优势互补,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小而精、散而众的“庭院经济”大群体。
抓产业、多种经营挣票子。旬阳段家河镇弥陀寺村发展拐枣园2000余亩,仅此一项群众实现增收480万元。像这样的千亩村在旬阳有30多个,万亩镇21个,拐枣总面积达40万亩,年产拐枣10.5万吨,位居全国之首,实现产值2.5亿元左右。他们采取直播带货、订单供给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采取土地流转、开办工厂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紧紧把庭院经济镶嵌在产业链上。旬阳市农林牧渔业较上年增长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
抓整治、干净整洁净面子。旬阳长期坚持开展“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行动,已创建安康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1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3个,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的新农村新面貌已经展现。老龙沟等4村获评“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抓治理、崇德向善强里子。旬阳以好家风带动好民风,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坚持开展“道德评议、好人评选”等活动,以厚植“诚孝俭勤和”新民风。旬阳市金寨镇荣摘“全省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先进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桂冠。
抓示范、以点带面树样子。“太开心了,就这一个牌子就是对我几年来一个肯定,咱家现在也是有‘牌儿’的人啦”。五福农家小院曹锋作为示范大户代表被现场授牌后高兴地合不拢嘴,还不忘幽默地来句玩笑话。他家房前屋后的樱桃挂满树头,农家小院也成了网红打卡地。
截至目前,旬阳市的冬青狮头柑、薛家湾樱桃、弥陀寺拐枣、羊山民宿、水泉坪油菜等庭院经济品牌村发展势头强劲。他们把种植园变成观光园、采摘园、体验园,探索农旅融合、农商融合、产业融合的“庭院+”方式,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庭院体验。2023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旬阳市累计接待游客15.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0.91亿元,同比增长127.75%。
本报记者 贺孝辉 通讯员 温晓黎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