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浙大毕业生当机场驱鸟员莫轻言“人才浪费”
  近日,一张温州机场集团拟录用人员公示表中,毕业于浙江大学的陈某某应聘场务及驱鸟员的岗位,成了关注焦点。不少人惊讶的是:浙大高材生去机场“赶鸟”,确定不是“人才浪费”?6月6日,温州机场集团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本次属于社会招聘,公司会根据应聘者的综合成绩进行择优录取,“都会向应聘者介绍应聘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
  名校毕业生应聘基层城管、街道办事员甚至环卫人员,这些年早已屡见不鲜。这样的新闻底下,“人才浪费”“大材小用”之类的留言大抵也都是标配。浙大毕业生到机场工作并不稀奇,亮点在于他的岗位:驱鸟员。在一些人心中,赶个鸟,何必“劳驾”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
  其实,机场驱鸟工作对飞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一项相当科学且对专业设备使用要求较高的工作。一般而言,这可以细分为架设鸟网、煤气炮驱鸟等驱鸟技术。这既考验一定的专业能力,也需要良好的团队配合,如果没有一定的业务素质,可能还真干不了这活儿。
  温州机场集团回应此次招聘属社会招聘,择优录取。普通学校毕业生与名校毕业生同台竞技,浙大陈同学成功入围,人们不能因为其名校身份就对其抱有偏见。
  另外,评价大学生就业,并不只有“人力资源配置”这一单一模型,更要看到背后每一个毕业生真切的生活诉求。这两年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找到一个自己心仪的岗位并不容易。在一时有限的择业范围内,做出趋利避害的选择,是人之常情。
  对需要谋生的毕业生而言,宏大且高蹈的社会期许可能对他们来说还过于遥远,端牢一个饭碗,才是真正的踏实。所以,如果当下有一个体面且稳定的岗位,可能对毕业生来说就是最务实的选择。
  所谓浙大毕业生干机场驱鸟员这样的新闻,未来大概率不会绝迹。这种选择是不是资源浪费,每个旁观者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但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需要认识到,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这中间隔着无数普通人具体的利益考量与反复取舍。对此,我们应抱有充分的理解与包容。 王言虎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