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神木市沙峁镇
土地流转 促农增收
  今年以来,神木市沙峁镇各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将村里分散闲置土地流转成高标准农田,通过出租收取土地租金及农户自己种植等形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种植信心,吸引更多人回到农村,促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近日,记者来到沙峁镇折家峁村刘家峁小组的高标准农田里,大规模连片的田地映入眼帘,地里一排排马铃薯花已经探出头来。以前,这片土地上杂草丛生,树木横七竖八地生长着,村里的留守老人七零八碎地种着玉米等作物。自去年政府将这块土地平整出来,村里将土地出租给种植大户,为期五年,村民靠收取土地租赁费就可以获得收入。“原来是120亩,今年是240亩,原来我们种地收入一年有三千到四千元,今年我们每户租地费就达到四千元,还可以在这块地里打工,还有收入。”沙峁镇折家峁村刘家峁小组村民刘百家说。
  土地流转不仅转出了人民群众致富的希望,也提升了大家种植的信心。王家坬村王家前坬小组新平整出来的一百亩小杂粮种植基地,供村里十户村民种植,杨引娥就是其中之一。这片土地在平整之前,由于坡度大,种植难度较高,大部分都成为村里的撂荒地。土地平整后,杨引娥家不仅种植面积增加了,效率也跟了上来。“以前只有十余亩地,还是坡地,而且用牛耕地很耗时耗力,一天就耕一小块。现在变成了平地,我自己就有五十亩,基本用拖拉机耕,三四天就完了。”沙峁镇王家坬村王家前坬小组村民杨引娥向记者说道。
  在王家坬村的另一处坝地里,村集体通过向林业局申请,将原来的五十余亩闲散土地平整成一百五十亩,并出租给村里的种植大户,全村村民可以因此每年获得七千五百元的土地租赁费,而且一次性出租了十年。下一步,村里准备整理成高标准农田并安排水源,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
  要想富,先修路。除了对村里的土地进行规划平整外,王家坬村王家前坬小组今年还将村里一道四十几米高的深渊进行填埋,打通了通村主路,并在道路两旁和空置山地栽种苹果、桃、杏、海棠树等经济作物和杨树等生态作物三千多棵以及黄花菜等经济作物三万多株,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沙峁镇王家坬村党支部书记王晓峻说:“接下来,我们打算在这块地上修建幸福院,供村里人吃饭。修建大棚蔬菜基地及中小学生实践基地,或者以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名义,办大型养殖场,因为我们种植饲料的条件已经具备,足够自给自足,所以打算同时喂养羊、猪、鸡三种畜禽,还要在两千亩退耕还林种植的油松、侧柏里种植林下作物黄岑、枸杞等药材,并继续在提高人居环境上下功夫。”
  下一步,沙峁镇将继续加大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力度,通过修建玉米种植基地防护工程、杂果园滴灌续建工程,提高农作物产量,并继续推进各村组路灯安装工程,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出行方便、留得住人的魅力乡村,为神木市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通讯员 高双勇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