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工业经济
第04版:绿色环保
标题导航
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强四大体系建设
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全面完成饮用水源地年度环境评估工作
以文体汇演形式开展环境日宣传
聚精会神谋项目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把二氧化碳“捕回”海底
千元奖金等你拿!西安生态环境短视频大赛开始啦!
层层“清洁”污水“变身”
老子手植银杏树:一棵慢性子的“树爷爷”
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林草碳汇创新国际论坛在京举办
陕西秦岭大熊猫保护入选典型案例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
新型电力系统将加强四大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我国,能源活动占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而电力行业碳排放又占能源行业碳排放的42%左右。因此,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新型电力系统则是其中的关键载体。
6月2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11家研究机构编制而成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
在总体架构与重点任务方面,《蓝皮书》明确,要加强电力供应支撑体系、新能源开发利用体系、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强化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标准规范、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相关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路径布局,科学部署、有序推进。”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说。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介绍,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发展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22年底,我国各类电源总装机规模25.6亿千瓦,西电东送规模约3亿千瓦。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万亿千瓦时。与此同时,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速。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1.2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4%,分别比2010年和2015年提升13个、10个百分点。
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电力系统仍然面临不少挑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分析,电源侧方面,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对系统调节能力提出更高需求,我国抽蓄、调峰气电等调节性能较好的电源装机占比约为6%,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电网侧方面,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外送对输电技术提出更高要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日益凸显,对电网调度运行技术升级提出迫切需求。
《蓝皮书》提出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加速转型期,推动各产业用能形式向低碳化发展,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新能源开发实现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引导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蓝皮书》提出,新型储能发展布局需充分结合系统需求及技术经济性,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在源网荷各侧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储电、储热、储气、储冷、储氢等优势,实现多种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有机结合和优化运行。
丁怡婷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