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工业经济
第04版:绿色环保
标题导航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完成60%
绿意西宁入画来
山东:光伏发电借“光”生“金”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持续巩固生态优势 全力做好项目评估
全面落实禁烧工作 助力大气污染治理
梳理环保投诉工作 维护群众权益诉求
从关注水质转向注重水生态
咸阳:举报环境污染问题最高奖励1万元
山阳:持续强化尾矿库环境监管
宁夏:升级治沙“利器”加速变“沙”成“土”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关注水质转向注重水生态
长江“大体检”直击
“这里是湖区,有感染血吸虫病风险,手臂不要接触水面。”5月13日下午2时许,长江中游洞庭湖中,在同事的提醒下,“90后”监测人员韩堂瑞一边用身体紧靠船帮,一边双手将采泥器从水底拉起。采泥器加上泥沙,四五十斤的重量累得他脸色通红。
韩堂瑞来自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也是2023年春季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的工作人员。
今年4月,在生态环境部牵头组织下,2023年春季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启动。来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的监测人员,将在两个月内对青海至上海的长江干流、重点支流和重点湖库的331个点位全面进行水生态监测,摸清长江水生态底数,为长江母亲河做“大体检”。
根据工作要求,韩堂瑞和同事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浮游动物等样本。“这些生物是水生态健康好坏的重要指标。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虽然叫作‘大型’,其实它们并不大,一些种类也就几毫米大小,但对水文、水质、气候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被称为‘水下哨兵’。”韩堂瑞介绍。
近些年,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质不断提升,优Ⅲ水质断面比例超过98%,意味着要为长江的健康状况‘画像’,除了利用传统水质理化指标,还得依靠更高层次的水生态监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徐翀介绍,我国计划在长江流域率先建立水生态考核机制,而建立这一机制,必须对长江进行全面“大体检”。
据介绍,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长江水生态状况,同时为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打基础,今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新增了河流着生藻类和湖泊浮游藻类两项指标,让监测维度更丰富。
徐翀表示,从以往只关注水质,到现在注重水生态变化,开展水生态监测为长江“大体检”,本身就是进步和革新,标志着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已由水污染防治为主转向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并重。
李思远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