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二次感染风险高吗?新冠毒株变异了吗?
陕西省临床护理联合会第三十一届“科技之春”大型科普义诊活动成功举办
陕西省首家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实训基地揭牌成立
遗失声明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次感染风险高吗?新冠毒株变异了吗?
第二波感染高峰快要来了?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类似说法,不少市民对此颇为担忧。二次感染概率高吗?我国流行毒株是否已变异?记者就此采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
记者从部分医疗机构获悉,近日新冠感染者检出确实有所增加,但以上一波未感染人群为主。胡必杰说,近日检出阳性感染者主要是首次感染,“二阳”感染者很少。这可能与上一波高峰时感染者体内仍有抗体有关。但从欧美国家经验来看,二次感染仍有发生概率,为3%至30%。
关于目前我国流行的毒株是否发生变异,中疾控给出明确答案。4月14日至20日,本土新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4月15日中疾控显示共监测到15例XBB.1.16“大角星”变异株(系我国首次监测到),本周增至42例。中疾控表示,我国本土病例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总体来看,北京、内蒙古以BF.7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海南、山西和天津两簇进化分支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及其亚分支为优势株。从近期增加的首次感染者来看,多数属于轻型,主要表现为发热,进展为肺炎的病人较少。
万一“二阳”会否症状更重?胡必杰解释,毒株并未改变,距离上一波感染高峰也不到6个月,二次感染抗体仍有“残存”,原则上“二阳”感染会比首次感染更轻,市民不必过于担心。即将到来的“五一”出游,从传染病传播原则来看,人群集中肯定会造成感染风险。
当下针对病毒风险该如何应对?胡必杰说,首先从接种疫苗来看,上海明确18岁以上未感染且未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的人群,以及18岁以上未感染且尚未完成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的人群(尤其是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应该及时接种疫苗。
此外,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还应前往医疗机构及时筛查,应检尽检,明确病因。专家说,最近新冠、流感、鹦鹉热等都有发生,症状多以发热为主,市民如出现症状应及时检查、明确诊断,有的放矢治疗,以期尽早治愈。记者同时了解到,目前上海多家医疗机构药物、床位等储备到位,常态化传染病预警机制也处于随时应答。
专家提醒,随着病毒感染后的时间延长,高水平抗体自然会降低,感染率是缓慢爬升、还是快速爬升仍在观察。
顾泳 黄杨子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