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陈涛)4月16日,安康市举行“牢记嘱托担使命踔厉奋发向未来”系列新闻发布活动平利专场。来自中省市的媒体记者实地探访平利社会发展,感受平利三年来的巨大变化。
时间,是衡量发展最好的标尺。三年来,平利县干部群众牢记殷殷嘱托,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实干担当展示出了新气象,交出了新答卷。
交出牢记嘱托的政治答卷。平利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之地,三年来,平利结合实际提出了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战略目标。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的老县镇,三年累计谋划实施97个重点项目,蒋家坪村成为3A景区,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锦坪社区面貌焕然一新,荣获全国最美搬迁社区;中心小学教学水平稳步攀升,被教育部授予“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学校”,成为激励平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交出追赶超越的发展答卷。扎实推动富硒产业提质增效,平利县茶叶和绞股蓝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2022年全县茶产品产量1.7万吨产值18亿元,平利在中国茶业百强县中跃升至46位,“平利绞股蓝”取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获“中国驰名商标”,“平利女娲茶”成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平利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9%,获得陕西省政府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评价奖励。
交出不负人民的生态答卷。牢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扎实开展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行动,水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全市第一,荣获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全县拥有4A景区2个、3A景区6个,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二,成立安康市首家“两山”公司,获批“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美丽乡村游持续升温,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通过验收,获得省级森林旅游示范县。
交出创新示范的振兴答卷。以乡村振兴统揽全县高质量发展全局,持之以恒守底线、惠民生、创示范。守牢“两条底线”,全面完成34.5万亩粮油播种任务,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精准帮扶监测对象1735户5184人。2021年荣获全省脱贫成果后评估和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2022年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第一,减贫经验在金砖国家发展和减贫研讨会上交流发言。
交出平安顺利的幸福答卷。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近三年财政支出80%用于民生。启动实施教育强基项目15个,新增学位230个、在建学位4510个,教育质量稳中有升。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新建、改建医疗基础设施,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达标,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看病的梦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扎实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获得全省首批“平安银鼎”。
交出团结奋斗的作风答卷。始终把团结奋斗作为干事创业的生命线,全县上下保持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扎实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巩固全省纠“四风”树新风试点县成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维护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严格落实“勤快严实精细廉”要求,县级领导带头迎着困难上、挑着重担干,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狠抓落实中。
今天的平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笃行不怠启新程,容不得有半点彷徨、犹豫和懈怠。“我们将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目标,深入实施百亿绿色产业培育、百个重点项目攻坚、百里乡村振兴示范、百个和美村庄建设、百名优秀人才兴村‘五百’行动,保持定力追赶超、心无旁骛抓发展,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打头阵、创示范。”平利县委书记杨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