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流金溢彩中感受文明互鉴
“古羌新韵”绽放时代光彩
《丝绸之路·中国西北》旅游风情绽放意大利
第九届陕西音乐奖声乐比赛正式开赛
五一假期国内游订单大增 同比去年增长超8倍
《中国奇谭》:中国动画与传统文化的不解之缘
夜间经济激发消费活力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奇谭》:中国动画与传统文化的不解之缘
开年热播引热议的《中国奇谭》将拍第二季。消息一出,再次形成舆论热点。《中国奇谭》这部动画短篇集由八个独立故事组成,在网络端每隔七天播放一集,以“开盲盒”式的传播方式,给观众带来惊喜不断,形成了现象级的文化现象。到目前为止,该动画短片集播放量达2.5亿次,观众、媒体和专家纷纷评价该片“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是对中国动画学派的深情回望和大胆创新”“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和中华美学精神的同时,彰显创新求变的时代精神”,让人们对国产动画的未来产生了更多期待。
《中国奇谭》的精彩不仅在于风格“奇”、画面“美”、情节“趣”,更因为创作者抓住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精髓,即挖掘与中国式瑰丽奇妙的美学想象相匹配的中国式主旨意蕴。比如《小妖怪的夏天》将对现实生活的隐喻引入神话叙事之中,借着小野猪的视角审视打工人的生存状态,并以野猪妈妈絮絮叨叨的爱体现中国式家庭的温情。《小卖部》里,杨大爷因不愿搬去楼房居住,深深眷恋着胡同生活,引发了与胡同里的石狮子等“老物件”的奇幻对话,从而引入垃圾分类、古庙拆迁等话题的探讨。从北国风光到胡同巷里,从未来宇宙到乡土人间,《中国奇谭》纵览古今、展望未来,将可见的景观、人物、动作与不可见的思想文化深度、复杂情感变化浓缩于创作中,传达乡土眷恋、科技幻想、生命母题等内容,体现中国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对生活的深层探索。
自1922年第一部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上映,中国动画已走过百年历程。回首这段峥嵘岁月,艺术发展与技术进步携手并进。一方面,技术为艺术提供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艺术又不断向技术提出新要求,促使技术更新迭代。然而,在市场化浪潮中,部分动画人受“眼球经济”的冲击,陷入了奇观至上、迷恋技术等误区,把创作重心放在视觉呈现和技术升级上,导致一些作品徒有绚丽特效和精致画面,故事内核和主题思想却缺乏原创性。光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皮相”是不够的,只有在精神内核上坚守“中国魂”,表达中国风格、中国话语、中国情怀,才能为国人所热爱,为世人所欣赏。
目前,中国动画正在经历一个“寻找自我——意识到自我是多元的——表达自我”的探索过程。《中国奇谭》的出现,可谓在表达自我阶段的一次有益尝试。不只是《中国奇谭》,中国动画对中华美学精神、中国哲学思想等“道”一层面的传承,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动画创作的自觉追求。
李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