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我的文化乡愁和耕读生涯
贾平凹的藏书
我的母亲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母亲
■于凤珍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写过我的母亲,那时候母亲很年轻,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我还是时常想起跟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母亲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家中姐弟五人,母亲排行老二,从小在贫穷中长大,经媒妁之言嫁给了父亲,跟我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上孝敬公婆,下疼爱儿女,和蔼可亲,一生任劳任怨,跟邻里和睦相处,是村里人人称赞的贤妻良母。
母亲虽没有好看的容颜,而且皮肤黝黑,但母亲在我眼中是最美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爱恋的眼神,每一句温暖的话语,都让我幸福。有句话叫,子不嫌母丑,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不求回报的,母爱是悠悠的牵挂,母爱是谆谆的叮咛,母爱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在平凡的生活里。
母亲没有文化,只能认识简单的几个字,但是母亲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时常教育我们尊老爱幼,与人为善,母亲孝敬公婆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媳妇,爷爷得了偏瘫,卧床不起,是母亲在跟前喂水喂饭,尽心伺候。奶奶身体虚弱,经常生病,因为奶奶裹着小脚走路不方便,每次都是母亲用独轮车推着奶奶去医院看病。有一次,奶奶大便干结,解不下来,憋的难受,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看到奶奶痛苦的表情,二话没说,挽起袖子,不怕脏,不嫌味,用手一点一点给奶奶慢慢取出来,感动的奶奶眼里含着泪说,“这儿媳妇比闺女还孝顺,闺女没做到的,媳妇做到了”。母亲跟奶奶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从没红过脸,吵过嘴,奶奶也是宅心仁厚,心地善良,对待母亲就像自己的亲闺女。
母亲身体好,干的一手好农活,不怕脏不怕累,里里外外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干起活来就跟个铁人一样,不惜力气,挣的工分比男劳力都多,由于长年累月的劳作,得了腰椎间盘脱出,脊柱向一侧弯曲,压迫的腿疼,母亲还是坚持着每天出工干活,晚上疼的睡不着觉,就起来在院子里来回走动,那时家里生活条件差,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就落下了病根,经常腰疼腿疼,腰椎也严重变形。每到秋收季节,生产队里就安排母亲给社员做中午饭,为了抢收抢种,社员们中午都是在田间地头吃大锅饭,队里只是炒个菜,干粮自己带,每天中午给母亲和姑姑们送饭是我们姐弟三人最高兴的事,一人一中午轮流着去送,为的是能吃上一口炒菜,平时是吃不到的,母亲跟姑姑们都是省着给我们吃。下午放工回家,母亲会给我们捎回来一些甜棒,我们高兴的吃到嘴里,甜在心里。每每这时,母亲看到我们吃的很开心,脸上也挂满了笑容。到了晚上,我们都睡了,母亲为我们掖好被角,点着油灯给我们缝补浆洗,做鞋面纳鞋底,我一觉醒来,看到母亲还在忙活针线,我说:“娘,你怎么还不睡”,母亲总是轻声对我说,你快睡吧,我一会就睡,等我早上醒来,母亲早早又摊了一大摞煎饼了。母亲就是这样每天为我们辛勤操劳,日子虽然过得清苦,有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我们倍感幸福。
在我8岁那年,父亲得了肺病,整天咳嗽,憋的喘不动气,后来厉害了就去外地住院治疗,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肩上,既要出工干活,还要照顾一家老小,还惦记着父亲的病,父亲一住就是两个多月,我想父亲想的哭,母亲请人炸上油条,煮上鸡蛋,领着我们去探望,父亲出院后也干不了重活,队里为了照顾我们家,让父亲在生产队担任了保管员,日子才有了盼头,母亲就是这样无怨无悔,用坚实的肩膀撑起这个家,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我们长大了,母亲也不再年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母爱就像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我走向光明,母爱又像大海,海纳百川,包容我的一切,母爱又像冬天里的一缕暖阳,给我温暖,母爱又像是一泓清澈的甘泉,滋润我干涸的心田,母爱是一剂良药,治愈我心灵的创伤,因为有了母爱,我们才是快乐的,才是幸福的。
在我出嫁前的那天晚上,母亲哭了,那是对我的不舍,嫁女儿,既是放手也是牵挂,是个喜悦又苦涩的过程,只有做父母的体会至深,母亲千叮咛万嘱咐,到了婆家将为人妻为人母,不要像在家时那样任性,要孝敬公婆,有活抢着干,夫妻要和睦,要担负起相夫教子的责任。结婚后的第四年我生了一场大病,连续做了两次手术,是母亲给了我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母亲放下家里的活,在医院陪伴我度过了三个多月的痛苦日子。作家冰心说过这样一段话,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了巢里,心中的那个风雨来了,我只躲在你的怀里。母亲的爱,是我温暖的港湾,是我心灵的归宿。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母亲老了,清瘦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头青丝变成了满头银发,身体还算硬朗,还在为我们的儿女操劳,盼望着孙辈有出息,孩子们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都学有所成走上了工作岗位,母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平日里孩子们的一个电话,一盆洗脚水,一份小小的礼物,一件新衣,母亲都会碎碎念念高兴一阵子。母亲自己还种着葡萄园和小菜园,吃不了的就卖点,我每次回去,母亲都是给我摘上新鲜的时令蔬菜,送我到村口,问我下次几时来,站在崖头目送我走远,我一个月不去,母亲就牵挂着我,担心我身体不好,母亲还经常给我钱补贴家用,怕女婿看到伤到女婿自尊,都是偷着给我,母亲对我的爱和恩情我永世难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16年,父亲刚刚走了一年,母亲病了,我们姐弟三人带着母亲去了省城的医院,诊断结果是骨癌晚期,母亲一向很坚强,骨癌的痛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母亲咬牙撑着,忍受着放疗化疗的痛苦,积极配合治疗,病情还是一天天恶化,弥留之际,病榻上母亲说话很吃力,我强忍着心酸,倒好了热水,把母亲的脚慢慢放进水里,轻轻的抚摸着娘瘦骨嶙峋的脚,眼泪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母亲跟我们姐弟三人说,以后你们三个就是最亲的人了,要常走动,谁有困难互相帮衬着,一定要和睦,还把做咸菜的一个方子教给了我们,其实这个方子早就教会了邻居们,也跟我们说过几次,当时也没拾到心里去,这次我们仔细认真的听着,却早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母亲十八天水米不进,骨瘦如柴,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虽然儿孙满堂,手中富裕,但我们无力回天,母亲还是带着不舍静静地走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您,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哀痛和思念。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