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用AI“复活”亲人需看到背后的担忧
修马桶花多少钱 不能全凭师傅一张嘴
不达标,禁!
不必戴有色眼镜看待年轻人从事殡葬业
把共享单车抬上山 文明素质掉了一地
这样的“洁癖”要不得
露营市场该升级了
不正常航班“扩容” 旅客飞得更安心
明星元宇宙炒房大亏敲响炒作警钟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共享单车抬上山 文明素质掉了一地
据报道,近日,深圳共享单车一运维大叔将一辆滞留在梧桐山顶的单车搬下山,历经4小时。随后,某平台上不少用户发起“抬共享单车上山”挑战,吸引一些人跟随模仿“玩梗”,纷纷将单车抬上山。对此,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呼吁文明爬山,共同维护景区秩序。
共享单车是方便市民出行的,不是用来抬的。抬共享单车上山,是耗时、耗力的活动,不是一般人能够完成的。老实说,这样的挑战不是耐力和体力的最好证明,也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更不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活动。
此类模仿的核心问题在于,如此擅自占用单车资源,必然影响其有效利用率,导致市民出行不方便。特别是,这容易导致车辆部件坏损,无法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还需要运维人员费力将山顶的共享单车抬下山,其艰辛可想而知。
如此模仿“玩梗”,忽视了公共利益,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不文明行为。随着跟风的人越来越多,有必要厘清这个问题:共享单车不是私人物品,谁都没有权利擅自改变它的用途。“抬共享单车上山”挑战,并非“怎么扛上去的,就怎么扛下来,别坑运维人员”就可以的。
模仿“玩梗”不该为了标新立异,其真正的目的在于享受乐趣。
对于公众来说,碰到网络模仿,不妨多想一想是否合适,不要跟风就上。而作为平台,也要履行监督责任,刹住“抬共享单车上山”的跟风模仿之风,也是应有之义。
文明旅游天天讲,人们在“玩梗”的过程中,不能丧失理智和判断力,给别人带来困扰与不便。换言之,模仿“玩梗”也需要更多的自我约束和责任意识。
说到底,挑战抬共享单车上山,落下的是文明素质。“玩梗”怡情,但也得讲个边界。
李万友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