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清明回乡偶书
秦巴行色
三月春风访陈桥
武侯祠怀古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月春风访陈桥
■王自亮
陈桥在北宋的历史里绝对是一个沉甸甸的名字。虽然如今看来,它僻居黄河深滩,无人问津。可在当时,北宋初期,这里却是绝对的天子脚下、首善之区。
陈桥就卧在三月的春风里。它就像一个豁达的智者,见惯了历史的风浪,既经得住喧闹,也耐得住寂寞。
就让时光回溯到千年之前,那一刻,历史的重心来到了陈桥,那一刻,陈桥也因之深深锲入了历史。
那天,正是新春,陈桥兴奋得在颤栗,瘠薄的小村,也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可是,突然从京城开封来了一队人马,车马扬尘,喧喧扬扬,来到了陈桥驿。
小小的驿站哪里见过这么大的排场,早就有点呆傻。大军在此驻扎,第二天,黄袍加身,赵匡胤被拥立为皇帝,这似乎是一场闹剧,整个世界都惊呆了。
古城开封似乎也惊呆了,它闹不清这是因为什么,出来时是大将军,回来时就成了皇帝。在历史的烟云中,北宋王朝就像一个初萌的婴儿,向世界展示了它响亮的第一声啼哭。
漫步陈桥,似乎已经没有一点当年大军驻扎的气息了,千年的时光,拂去了一切当时的元素,除了这已经干枯的三四人合抱的老槐,还有那斑驳的面目全非的石狮。历史,悄然向前,不以人的因素为转移。
这场兵变,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可是如何评价,却一直是个难题。从个人来讲,臣下谋反属于大逆不道,特别是弱小的寡妇孤儿,且先皇帝待赵匡胤不薄。可是,从大的方面来说,民心思定,从唐末以来,历经了数百年战乱,中华民族急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急需要一个统一稳固的政权。而寡妇孤儿是承揽不起这个重任的,搞不好又会把中原带入战乱。赵匡胤挺身而出了,表面上看,是将士选择了他,而其实,是时代和历史选择了他。
他行伍出身,能征善战,且宽待下属,很得人心。又为人义气,历史上还有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说他解救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嫂子,又护送到京师,且秋毫无犯。还有民间传说他一条哨棒行天下,打得天下八百军州。
这段公案,其实孔夫子早有定论。当有弟子向他述说管仲的不贤时,夫子很激动。
《论语》载: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由此可知,道德分大小,看事情要看主流。赵匡胤的信义是大信,是为天下苍生。所以,陈桥兵变,绝不能仅从忠君的道德角度去解读,它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也是百姓之幸。
自此,一个光华璀璨的大宋产生了,它温文尔婉,它轻歌曼舞,它宽容大度,它和善兼容,它的经济科技也十分发达。虽然缺少一些血性,也存在一些黑暗,通过《水浒传》等作品也有所反应。可是,它确实是一个宽厚温和的王朝,这从它的杯酒释兵权,还有对待先朝君臣的态度就可知道。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于士民秋毫无犯,开封街市照常营业,兵不血刃就顺利完成了朝代变迁,政权更迭。后周皇族不但得以善终,且历代都封高官厚禄。这有上古之风。也书写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
而相较其他朝代的杀戮,就可知道赵匡胤的难得了。它对文官也罕有的宽容,甚至可以说是骄纵。有史料说,宋仁宗时,想升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的官职,包拯不愿意,和皇帝面对面理论。在争执到达最高潮时,包拯一激动,站在仁宗面前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仁宗拂袖而去。回宫后张贵妃问消息,仁宗冲她发了一通脾气:“包拯向前说话,直吐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御使乎!”这样宽容的朝代,怕也只有宋朝了吧。
历史风云起,沧桑几千年。沐浴在春风中的陈桥,一副平平静静,坦坦然然,它微笑的模样,定格成最美丽的风景。而陈桥,也因为那永恒的一幕,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可磨去的灿灿星座,放射着它独有的光华灿烂。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