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热衷于找“搭子”不是“情感降级”是“兴趣升级”
当心扫码点餐背后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一起益企”
“香火排行榜”让网络祭祀变了味儿
“孩子被保送清华”低劣话术怎就骗倒家长?
意大利禁用ChatGPT 数据安全再次被摆上台面
叫停未授权商业旅拍 环球影城做得没毛病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心扫码点餐背后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餐厅吃饭时,叫服务员拿菜单点餐,却被告知“本店没有纸质菜单,请扫描桌上的二维码自行点餐”。
不可否认,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扫码点餐确实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了不少便利。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双方等待时间,方便快捷;点餐过程中不用担心被服务员推销菜品,即使点得少也不用顾虑会被服务员“另眼相看”;减少纸质菜单印刷成本,绿色环保。
让消费者头疼的是,在扫码点餐的过程中,一些商家甚至强制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授权手机号码等信息。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更涉嫌侵犯个人信息权。有的商家设置了顾客扫码后直接跳转到“注册会员”页面,消费者必须同意个人信息授权后才能进行点单和领取优惠券。商家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做法,却很可能让消费者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电话、生日、性别、地理位置等信息都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商家所收集。“吃了一顿饭后,手机上不断收到商家频繁推送的广告”成为不少消费者的烦恼。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出台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文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无论科技怎么发展,都不能背离“以人为本”的初衷。否则,最终的结局大概率会被消费者所厌烦和抛弃。希望商家多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提供多种点餐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应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切莫因“轻轻一扫”,而为自己带来无尽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杨小玲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