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工业经济
第04版:绿色环保
标题导航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水?我们该怎样应对?
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印发
汉台:开展排查整治工作 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南郑: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
汉阴:“三长”联动 共绘生态底色
图片新闻
秦巴山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联盟成立
中国植被好转为何沙尘天气难消?
护汉水澄澈 做生态文章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汉阴:“三长”联动 共绘生态底色
本报讯(通讯员 谢传友)
近年来,汉阴县双河口镇积极探索河(湖)长、林长、田长“三长合一”联动新机制,以“三长”绘“三色”,统筹推进水林田湖综合生态治理,构建生态建设“一张网”的工作新格局。
“河长”护“河”绘“绿水”。完善镇村两级河(湖)长制组织领导体系,各级河(湖)长日常巡河,开展联合、联建护河活动4次,出动人力80余人次,出动清运车10多车次,清理河段8处,清理垃圾400多立方米,制止破坏河道行为3起,“河长+X”体系不断拓展,社会公众和志愿者加入巡河队伍,河湖治理保护水平不断提升,河(湖)长统筹、公众参与的巡河护河模式成常态。
“林长”护“林”绘“青山”。不断创新“民间林长”“权责林长”机制和“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的协作机制模式,协同保护森林资源发展。同时,不断构建区域性生态廊道建设和发展特色林业富民产业,大力推进林木和绿地认建认养,全镇新造林1989亩,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6处,发展林果业5000余亩,培育林业龙头企业3家。该镇三柳村多业态森林康养基地运作成果丰硕,“双河口古镇保护修复+文化+森林康养+旅游”的产业运作模式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林长治”。
“田长”护“田”绘“红线”。纵深推进土地流转和提升粮食产能,集中力量守住耕地“红线”,以“田长+巡田员+N”管理模式为抓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网,持续巩固常态化巡田机制,有效遏制了无序、随意、低效占地等行为,坚决制止了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压实了一线田长“瞭望哨”的责任,持之以恒当好了“稻田守望者”。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