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中国植被好转为何沙尘天气难消?
气象专家解析
  3月以来,中国共发生了4次沙尘天气过程,较常年同期偏多,尤其是近期的沙尘天气过程影响人口达5.6亿人。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今年春季中国沙尘天气活动比较频繁,尤其是3月19日至23日的沙尘天气过程,是今年以来影响中国强度最强、范围最广的一次过程,强度达到强沙尘暴级别,先后影响了20个省份,影响面积超过485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中国北方植被覆盖率明显提升,为何沙尘天气还是难以根治?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丁婷表示,近年来,中国北方植被大为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总体上有利于侵袭中国的沙尘次数逐步减少。但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沙漠也是影响中国沙尘的重要源地,2022年植被生长季蒙古国降水较近20年同期偏少,沙源地植被覆盖较差,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此外,今年沙尘天气主要和近期大气环流异常有关。”丁婷表示,今年春季前期气温明显回暖,尤其是3月初出现了一次极为罕见的回温天气,导致前期的冻土层沙土出现快速融化。3月至4月本就是北方大风高发季节。在一定的大风条件下,造成沙源地的沙尘多次输送至中国,这是今年多次出现严重沙尘天气最直接的原因。
  中央气象台环境气象室主任张碧辉表示,沙尘天气是长期的气候背景、地理背景以及短期的气候变化等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中国北方地区以及邻近国家和地区都有比较大面积的沙源地存在,在沙源地存在的先天条件下,再结合气候因素,尤其今年春季前期的温度明显偏高,有利于地表解冻,再加上地面大风作用,会非常有利于沙尘卷扬,并在气流输送之下,大量的沙尘粒子向下游地区传输沉降。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方沙源地春季前期气温偏高,非常有利于沙源地沙土变得疏松,增加了沙尘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张碧辉说。
  展望今年后期沙尘天气趋势,张碧辉表示,预计春季(4月至5月),蒙古国南部至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有蒙古气旋阶段性南下影响,利于形成沙尘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3月31日至4月2日,受新一轮冷空气影响,中国西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等地自西向东还将有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张碧辉表示,4月至5月中国北方遭遇沙尘天气的风险较大,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护,降低沙尘天气对交通、农牧业、人体健康及城市运行的影响。
  陈溯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