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三农时讯
第04版:经济观察
标题导航
秦岭村庄有了这些新职业
“猪苓”种植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洛南扎实开展春季农业生产
商南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白县黄柏塬镇
“猪苓”种植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近年来,太白县黄柏塬镇黄柏塬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眼下,正是猪苓成熟季节,黄柏塬村种植的130多亩猪苓喜获丰收,种植户们抢抓农时,党员们带着农户集中采收。走进种植户地里,大家正忙着抢收,村委会组织的十几个村民将出土的猪苓分类捡拾、装袋,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脱贫户王国平说:“我家前年利用闲置林下地抱着试试的心态种了2分地猪苓,2月已采收完毕,没想到产量达到了320斤,收入近5440元,经济效益很可观,今年继续想跟着村上种植猪苓,扩大种植面积。”
黄柏塬村属于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种出来的猪苓品相好、药用价值高,倍受市场和市民的青睐。猪苓成长期一般是3—4年,种植猪苓用工需求较大,一年下来可带动周边富余劳动力300多人。村民周旭每天还帮别的群众挖猪苓,一个月下来也能挣3000多元。
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亚军说:“前年全村共种植了130多亩猪苓,长势好,产量高,农民收入也不错,明年我们将整合土地、资金资源,选种育苗,提高种植技术,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成立猪苓专业合作社抱团式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留在乡村,共同致富。”
如今,黄柏塬村的猪苓已成为黄柏塬镇优质特色产业,出产的猪苓,分枝多、子实体大,一上市就供不应求。黄柏塬村第一书记张志刚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引导群众加入到特色优势产业种植上来,并积极协调做好猪苓销售和产品深加工,帮助农民持续增加收入。”
通讯员 吕洲锋 皇甫光辉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