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经济复苏 别让民众提心吊胆去消费
旅游书用靖国神社作封面 低级错误不能容忍
图片新闻
守护“舌尖安全” 才能共享美好生活
手撕渣男的咪蒙短剧 撕不掉贩卖焦虑的遮羞布
要求员工全体吃素 没有尊重何谈“同行”?
给电动自行车安个“家”
升级农村电商迫在眉睫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舌尖安全” 才能共享美好生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播出,曝光“香精大米”——本地大米摇身一变“泰国香米”;高标准农田的地下漏洞,偷工减料的盐城滨海高标准农田等事件进行了揭露和报道。层出不穷的粮食安全等问题,让消费者心存担忧。
今年“3·15”晚会聚焦“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的主题,就是要立足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倡导诚信经营、遵纪守法、公平竞争、有序发展的价值信念。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民生福祉,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全面落实最严要求,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个关口,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才能牢牢守住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守住“舌尖上的安全”,要加强源头监管。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质量好坏关系到粮食的质量安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多个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使用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混凝土水泥管,水泥管做工粗糙,钢筋裸露且有明显裂缝。劣质的管道无疑给高标准农田建设埋下农田灌溉隐患。
守住“舌尖上的安全”,要打好引导惩戒“组合拳”。加大对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及时公布抽检信息,给予消费知情权、选择权。外包装上写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实际上跟泰国米没有关系。3·15当晚,报道中的安徽香王粮油食品公司所在的肥东县市场监管、公安等联合执法组第一时间赶至现场,对该企业进行查封,并依法传唤了法人代表。
值得警惕的是,“香精大米”并非首次被曝光。早在2010年,3·15节目就对一些企业违规使用大米香精、加工假香米做过深入调查报道。10多年过去了,仍然有企业违规添加香精,可谓“野火烧不尽”。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质量安全态势总体向好。但是,如果法规不能完全落地实施,保护消费者安全就会沦为空谈。因此,要打好引导惩戒“组合拳”,特别是要加大农产品重点领域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严厉的惩处,提高违法成本,让企业不敢违法。
保障消费者权益,永远在路上。守护“舌尖安全”,才能共享美好生活。消费者要保持维权力度不减、信心热度不减,相关部门要不断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必定能更好释放消费潜力,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动力。
周生来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