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三农时讯
第04版:经济观察
标题导航
一旦逾期可能遭遇暴力催收、冻结银行卡等
热闹的巴扎
家门口、楼梯间、电表箱也能替我收快递?
购物车中的商品价格频繁变化,有人在偷窥用户购物意愿?
多种新型职业兴起 社保、劳务合同各项保障如何跟上?
咸阳市拍卖企业合格率连续三年达100%
汽车降价“大乱斗”?新能源打响价格战 燃油车加入战局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过APP借贷需当心
一旦逾期可能遭遇暴力催收、冻结银行卡等
灵活借还、快速放款、息费透明……现在,不少APP都推出了借贷业务。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一些APP虽然宣称年化利率低,但可能会收取融担费等费用,导致总的借贷成本并不低。而且一旦逾期,消费者可能会被收取高额逾期费用甚至被暴力催收、冻结银行卡、支付宝等。
“打车类APP、社交类APP、旅游类APP、短视频类APP都有借贷选项,再加上一些消费金融类APP,感觉这些APP都想让我借钱消费。”北京消费者张女士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一些APP通过送会员、送优惠券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办理贷款。例如,在爱奇艺APP里点击“钱包”,张女士便看到“免费送1个月爱奇艺会员”的宣传,点进去之后发现跳转到小芽贷的页面,而要免费领取1个月会员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申请贷款,等“首笔取用”后,才能得到会员。
除了诱导办贷款之外,一些平台的借贷业务合规性也有待加强。3月13日,记者打开某平台APP“我的钱包”选项,看到“借钱”子选项在最靠前的位置,点击借钱后,便出现“随借随还、借钱不难”等宣传性标语。
记者注意到,目前该平台的借贷业务只提供导流助贷服务,共有4家合作平台。不过,该展示页面并未明示贷款年化利率,且有按日计息的宣传。但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也可同时展示日利率,但不应比年化利率更明显。
“一些APP从事借贷生意是流量变现的途径之一,而且这些APP收集了很多用户的个人信息,更有利于推广借贷业务。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讲,过度借贷可能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在逾期后会被收取高额逾期费用甚至被平台起诉,导致银行卡、支付宝被冻结。”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对记者说。
记者在投诉平台检索还发现,不少消费者投诉借贷类APP存在暴力催收的情况,甚至还骚扰其家人、朋友。此外,还有消费者反映,一些APP借贷业务违规收取融担费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诈骗分子仿冒知名平台,推出大量“李鬼”APP骗消费者借贷,其间,收取高额验资费、解冻费、保证金等。
杨召奎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