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难忘的微光
■周修高
  小区停电了,是主干线变压器出了故障,这个夜晚算是要摸黑了。
  平时,少了个心眼,没有准备手电筒和充电台灯,连蜡烛都没备着,因为这有水电之乡令名的小镇,就从来不缺照明用电,谁还会去准备那放着不能当饭吃的蜡烛和干电池灯呢!
  可惜,一旦小区停电,四处一片黢黑,仅有几家可能是存有蜡烛,窗口隐约忽闪着弱弱的光。
  在黑暗的小屋里,静坐在沙发上,手机显示WLAN不可用,电量仅剩百分之四十,于是,干脆关了手机,闭上眼睛作什么都不想之状。可是,这明明是自欺欺人,脑子里旧事翻涌,眼帘前像放电影一样,一片段一片段尽是小时候搬弄的那些可以使之发出弱弱微光的东西。
  从稍微能够记事的童蒙开始,家里用以照明的,好像是桐油灯盏,一个铜制的灯座,圆锥体的形状,上面细的截面上向三个方向伸出三个小耳,一个铜制的小碟搁在三耳之中,这就是灯盏,我见到的灯盏黑黑的,搁得并不正,偏着,一根灯芯搭在盏沿,发出弱弱的光。据说,灯盏里上的油是铜油,我估计,家里的食用油,如菜籽油,猪油都是可以用来倒入灯盏点燃的,但是,那个时候,锅里多半烧着干锅,一块剔出了肉的猪皮,能在热锅里转一圈,让锅泛点油腥,不致于烧的菜全无油水,那点灯用的油自然得从非食用油上选取了。
  后来,煤油灯成了家里照明用的主要灯具,煤油灯的制作说起来其实很简单的,找一个学生用过的靛水瓶(墨水瓶),找一块洋铁皮,先剪一块箍在筷子上打成小圆筒(关键是接头处是相互扣着打成的),这个小筒筒是插灯芯的地方,还要剪一块圆形的铁皮,这圆形的铁皮要比墨水瓶的口面大一些才行,中间要打出一个比筷子粗的小孔,把铁筒安进小孔,点燃的油灯才会安全。当然,家里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可以去杂货店买现成的铁皮煤油灯,那是灯匠师傅专业打造的,自然要高级多了。带有玻璃罩子的煤油灯,我小时候家里都没用过。
  烧桦树皮照明,是我小时候觉得好玩的事。大人把柴砍了背回来,我会找那些能剥皮的桦树,把它的皮全部剥下来,然后撕成小条,就着明火,再把成条的桦树皮烤了卷成柱状的小筒筒,晚上用以照明时,把那柱状的筒筒,点燃了放在陶制的座子上,桦树皮在燃烧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火光很亮,但燃烧很快,一卷桦树皮,不一会儿就烧完了,但那个烧桦树皮,添桦树皮的过程,很受用,它可以使孤独而黑暗的农家夜晚,大人们可以说说话、做做事,小孩儿也寻得一点事做,不显得无聊。
  最最能唤醒我对小时候关于照明的记忆的,是松明子。松明子,我们本地人称它为松亮子。那是既好把玩又可照明的东西。松明子,我估计它是油灯之前,最久远,最原始的照明用品,因为那材料,是取之于自然物,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
  我的印象中松明子应是有三个级别的。
  最初级的,是对普通松树干柴选择性使用,除去作建筑材料和家具材料用的部分,余下的是作柴火用的部分。这部分松树余料用斧头劈成柴,放在火塘或灶堂燃烧,它的火光比其它木柴燃烧时发出的火光更亮,更炫目。因此,松柴在被劈之时,往往劈成小块,平时烤火和烧水炖食物一般用杂柴,不管树种也不分枝叶木块,夜晚烤火取暖烧松柴,便于取光,农村有句俗语:“除了郎舅无好亲,除了栗木无好柴。”若主要偏于烤火则用栗木柴,若偏重于照明则用松木柴。栗木柴的火力强劲且火炭持久耐燃,松木柴火光亮堂但燃烧时间短。
  松明子的正版,是主人在砍伐松木时,会有心寻找松树的疤节,或寻找松树受外力伤害的部分,这里往往淤积了很多树脂。这些松树疤节和淤积松脂多的地方,正是松明的原材料主要部分。把松树疤节(或淤积松脂多的部分)锯下来,劈成纤细的小条,放在专门的地方保存起来,暗夜,须要照明的时候,就把这劈成的含有松脂的小松木条拿来,放在专门的陶盘上点燃,于是,屋里倏然亮堂起来,这时,女人可以在这火光下做饭或者做针线活,学生也可以就着火光看书做作业。
  松明的升级版,是用松脂做成香烛一样的东西——松香。此松香不是彼松香,彼松香是二胡演奏家在二胡弦和弓的马尾上涂抹的松香,它是由松脂提炼精制而成,它是能使二胡的弦与弓增加摩擦力,使二胡发音更清脆悦耳的特殊材料。
  而此松香,是制作人经过有准备、细加工而作成的照明产品。它的制作由三步完成。第一步,砍柴人或制作人从松树林里的松树兜处捡来块状松脂,这松脂成白色凝结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小的如白糖颗粒,大的有半个拳头大小,远远地就能闻出它松树特有的香气。把松脂采集起来,装进布袋里,回家后把它放在铁锅里备用。第二步,把竹杆锯成约一市尺的长度,再劈成细签,然后在细竹签上缠上细布条或者麻线,每一根竹签都缠了布条或麻线后,放着备用。第三步,是将原先备好的松脂,放铁锅里文火慢熬,等松脂熔化以后,再将缠有布或麻线的竹签放松脂锅里沾上松脂,马上拿出,放旁边架上冷却,等全部竹签都被松脂浸染冷却后,这个作松香的过程就告一段落了。制作松香的过程,多半是半大小孩的游戏过程,有趣好玩,却也实用。在那个山乡里,依山而生的山民,为了不被黑暗所困,小孩子也是能为大人分担家务的。
  制作好的松明,可以插在装有土灰的器皿里,待到晚上用火柴点燃,于是屋子里有了一柱松香,一盏明灯,一袭香气,这是松明的最高层级。
  当然,能让黑夜中放出弱弱微光的,还有很多小物种,小制作,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松明。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