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设国家储备林3600万亩以上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举行的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建设国家储备林3600万亩以上,增加蓄积7000万立方米以上。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第二大木材消耗国,木材年均缺口达1亿立方米以上,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进口原木超过全球贸易量的1/3。
  “2012年,我国启动了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主任张利明说,十年来,我国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9200多万亩,通过国家储备林累计产出木材约1.5亿立方米,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十年间,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就业岗位总数超过360万个,木材产出收入超过了1500亿元,依托国家储备林开展的绿色产业实现经济收入近100亿元,围绕国家储林建设形成的加工企业达2700多家,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张利明表示,下一阶段将以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新型产权模式和经营模式为重要途径,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建设国家储备林3600万亩以上,增加蓄积7000万立方米以上。
  严赋憬
  相关链接
  我国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记者日前从国家林草局举行的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范围由重点区域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由停伐减产到全面停止,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主任张利明介绍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三方面成效:天然林资源持续增长,较工程启动前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蓄积增加53亿立方米;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天然林单位面积年涵养水源量、固沙固土量分别比工程启动前提高了53%、46%;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加快,国有林区总产值由1997年82.25亿元增加到2020年491.72亿元。
  据监测,在现有天然林资源中,结构不合理、功能低下、自然更新不良需要采取人工促进修复的有4亿亩左右。因此,有效提升天然林质量效益是今后一个时期天然林保护修复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天然林系统修复,对树种组成、年龄和空间结构不合理的天然中幼龄林开展森林抚育;对结构逆向演替、功能下降的天然次生林开展退化林修复,对更新不良、目的树种偏低的林分开展促进更新;对疏林地、迹地、林中空地等开展后备资源培育。”张利明说。
  严赋憬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