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最小“作战单元”释放最大治理效能
——看平利法院“1+5”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矛盾纠纷化解、民事诉讼、法制宣传……团队到镇上一年多,做了很多工作,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自平利法院“1+5”团队进驻以来,对于镇上发生的显著变化,平利县西河镇党委书记杨友军有着深刻感受。
  “2022年12月中旬,镇上发生一起土地纠纷。两方都是大家庭,牵扯人数众多,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演变成群体冲突。法官团队充分考虑两家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三种调解方案,反复释法明理,终于让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解决了。”杨友军补充说。
  事实上,含西河镇在内,平利县的11个镇和1个工业园区都有固定的“1+5”法律团队提供服务。
  2020年5月,平利法院创新推出“1+5”团队助力乡村振兴,主动发力,担当作为,回应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历经两年,“1+5”团队“羽翼渐丰”,为平利县社域治理、乡村振兴打开了新局面。
  把工作延伸在村组
  “1+5”是什么?“1+5”能干什么?
  “1就是一名党组成员或审判委员会委员,5就是我们的5名干警,其中包括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法警,案件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负责人。6人即是一个工作团队,也是一个‘微法庭’,包括院领导在内的团队成员总是服务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员资源,通过责任领导带头、部门领导协调、各领域合理搭配,提升服务效能。”副院长康雁介绍。
  队员们入村担任法制副书记,大力推进乡村调解、行业调解等有机结合的多元解纷机制,组织网格开展多发易发矛盾摸排,深度开展诉源治理。同时团队也在积极推动“调解员进法庭、法官进基层”,使得服务区域信访矛盾多发、土地矛盾突出、家事纠纷居高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平利法院“1+5”团队紧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打官司”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围绕大局,将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做实做细,不断提高人民法院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1+5”团队的脚步已走遍全县137个村(社区)。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以前,三阳镇和西河镇没有法庭,群众有纠纷了,只能往县城法院跑。现在有了‘1+5’团队,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化解纠纷了。”西河镇“1+5”团队责任队长王国胜说,知道镇上有了“1+5”团队、有了法官,村民们有纠纷不用多跑路,在调解中还可以解心结,调解结果村民也更容易接受。
  “我们所有‘1+5’团队成员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绝不能‘和稀泥’,关键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讲法律的道理。”在王国胜看来,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和解,既体现出了他们对法律的尊重与敬畏,更体现出了“微法庭”的价值所在。
  为了有效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更好地修复社会关系,平利县人民法院依托“1+5”团队,大力推进乡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有机结合的多元解纷机制,建立“多力联调”预防体系,注重与镇社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的协作,积极指导各类一线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司法调解,敦促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通过团队工作在村镇解决;将团队调解工作深度融入村规民约,发挥村规民约在村民中“小宪法”作用,从村容村貌、婚丧嫁娶、邻里关系等全方位构建乡规民约评议制度,发挥村监督委员会职责,稳步形成群众自愿维护、遵循村规民约及“多力联调”解纷机制。
  除此以外,该院还将“1+5”团队职能发挥在茶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创造性推出“茶旅巡回法庭”。延伸“1+5”团队服务职能,深入了解茶旅企业发展实际困难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疑难问题,聚焦种植、生产发展“全链条”上的法律“盲点”,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保姆式”法律服务,为平利写好“茶文章”、打造精品旅游贡献法治智慧。
  把普法宣传送到院坝
  为方便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学习法律知识,“1+5”各团队成员都在包联的乡镇发放了个人名片,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
  “以典型案例的诠释,让群众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加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最终能够做到以此为镜,真正把矛盾消灭在萌芽、化解在源头,在被动司法基础上变为能动司法。”平利县人民法院院长张军说,通过溯源治理、建章立制、服务保障等工作,“1+5”团队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平利法院强化平安平利建设、助力基层治理、服务乡村发展的创新之举。
  同时,还充分利用“1+5”团队模式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校园、送法进银行等活动,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深入农村以院坝会、平安建设宣讲会的形式开展宣讲,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优化法治乡村环境。选择典型涉“三农”、赡养、电信诈骗等普法角度好的案件,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以灵活生动的宣传形式讲好法治故事。目前,该院共计开展银行、企业送法活动30余场次,召开普法宣传院坝会、宣传会35场次,受众20000余人。
  “成立‘1+5’团队的目的就在于做实做细司法服务,将司法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最末端,拉近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做好司法工作。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细化措施,让‘1+5’团队释放出更多能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司法保障。”张军说。
  通讯员 田丕 陈楚珺 李莹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