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母亲与花
■权芳
  春节假期想带母亲去附近转转,却是天寒地冻无处可去,母亲也不愿出门。七十多岁的年纪了,坐车出门有时候并不是享受而是一种受罪,单是穿衣换鞋、戴帽子戴围巾,就已经很费力。忽然想起母亲爱花,说:“要不去花市转转?”我知道几家规模不算小的花市。母亲立刻高兴地说:“那就走吧!”那天刚好是雪后,地面积雪冰碴,气温很低,又刮着不算小的北风,说真的,一出门我就后悔了。更令人后悔的是,我所知道的那几家花市,门口都贴着告示:春节期间休市,大年初七开门。
  母亲脸上的失望显而易见,我忽然觉得有些内疚,尽管花市不开门不是我的错。每年冬天,父母在我们的极力游说下,从陕西老家来青海过冬,过完春节,二月二前后再回去。原本是想着家里有暖气,冬天好过些,可是他们来后,比在老家农村更忙碌更辛苦,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拖地,还要照看放寒假的几个孙儿孙女们,而我们整天忙着上班,双休日往往还有朋友约着聚会,父母就整日待在狭小的楼房中,常常一连十几天不下楼。青海的冬天又是这样寒冷,即使下楼出门,他们又能走多远,又能去哪里呢?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带母亲出门,却让她失望了,仿佛我骗了她一样。
  大概是听到了我的叹息,母亲笑着说:“没开门就没开门吧,家里的花儿也够看了。”她说的是我家那十几盆花草。都是些十分普通、好养的花草:幸福树、君子兰、仙人掌、蟹爪莲、四季海棠、龙骨、绿萝、吊兰……我工作忙,本性又懒散,那些花草们原本都气息奄奄、半死不活,父母来后,母亲日日精心侍弄,换土、施肥、浇水、剪枝,花草们慢慢活转过来,状态越来越好,如今能开花的全部开花,不能开花的全都绿意盎然,玫红色的蟹爪莲、明黄色的海棠花、绿油油的幸福树……尤其是原本叶片枯黄卷曲的几盆绿萝,茂盛蓊郁、叶片肥厚,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它们,心情立刻愉悦起来。
  母亲养花似有神助。我是因为懒散而养不好花,解释得通,可我弟弟妹妹都是勤快人,尤其是妹妹,家里的近二十盆花草绿植,她照顾得十分周到,营养土、复合肥、打虫药,一应俱全,每天下班后就趴在花盆前开始忙碌,在我看来有时候比照顾孩子都耐心、细心,可是那些花草们也都是干枯萎靡,生了重病的样子,令她又着急又气恼。父母去她家里住上十天半月后,神奇的事发生了:母亲并未怎样用心,只是照常浇水、修剪,那些花草绿植们竟然像听到了花神的指令,一天比一天精神茁壮起来,还打了花苞。妹妹忙不迭地求母亲:“在我家多住些日子吧,好歹等花儿开了你再走。”果真,若是母亲留在她家,那些花儿们就逐渐开放,一派春意盎然;若是母亲执意离开,花苞大多会一个个掉下,绿植们油绿的叶片又开始枯黄打卷……真是令人不解又无奈。
  母亲爱花,但“爱”的程度在我看来并不深。她只是对花草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与怜惜,就如世上绝大多数的女人都喜欢花是一样的。我见过爱花成痴的人,家里几乎成了花园,客人进门立刻应接不暇,眼中五彩缤纷,鼻中芬芳袭人,走路需十分小心,以免随时撞到它们。往往还有几盆名贵花草,客人还没近前,主人急忙叮嘱:“不要碰到花苞!”家里不能抽烟,不是怕伤身体,而是花草们怕烟;窗帘整日半掩,因为它们“性喜半阴,阳光散射”;补光灯整夜开着,加湿器雾气缭绕……更别提那些名贵花草们需要隔一阵就得让“售后”上门取回,“保养”几天后再送来,够麻烦的。美则美矣,我总觉得有些“过”了,大概对他们来说,这不是负累,而是一种享受吧,就如我喜欢写作,早起晚睡在电脑前敲字,不是痛苦而是快乐。母亲其实对花草的世界并不是很懂,也说不上什么道理,能认得出的花草们十分有限,尤其是花市里那些名贵少见的品类,母亲更是连名字也叫不上来。若问她最喜欢什么花,母亲也答不上来,只能说:“都喜欢。谁不喜欢花呢?”至于家里的每种花草不同的习性,她更是分辨不清,她只是凭着一种本能去亲近它们、照顾它们,也没怎么期望着花儿一定要开,往往是某天早晨,有人发现了几个小小的花苞,惊喜地喊她,她才近前去看,说声:“哦,要开花了!”可她的这种态度,比很多花费大心思的人养花都好,真让人费解又羡慕。
  与其说母亲爱花,不如说是种怜惜与不舍。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好几次,我们不断搬家,从平房小院到楼房阳台,从一楼到顶楼,从阴面到阳面,从需要生火炉取暖做饭到电灶暖气,不论什么情况,哪怕是搬家的卡车里实在塞不下了,母亲也要坚持带上家里的花草们,哪怕只是些臭绣球、老来俏之类的,谁劝她也不听。没办法,最后只能扔下几件旧物,把这些花草们挤进车里。父亲怨怪她“捡芝麻丢西瓜”,她说:“这不是钱的问题。”“那是啥问题?”她又笑笑,啥也不说了。母亲年轻时很漂亮,笑起来更好看,眉眼弯弯的,脸颊上两个酒窝。这样的笑容使父亲也无话可说了,只能也笑笑了。十几年前父母彻底搬到西宁后,以前的老房子暂时没卖掉,一直租出去,每次有人打问想租房子,母亲在问过对方的身份、职业后,总要问一句:“你养花吗?”问得对方一愣。母亲给我们解释:爱养花的人一般都勤快,家里干净,懒散人是养不了花的。母亲的这个观点有失偏颇,反证很多,但她固执己见。
  那些母亲不忍丢下的花草们,没有一盆是花市里买来的,大多数竟然是“捡”来的:邻居不要的、路旁快枯死的、某个人去楼空的单位门前丢弃的……母亲看见了,觉得还能活,就会捡回来养着,并未过分照顾,也并不厚此薄彼——她连这些花儿们的品类都不一定了解,往往它们就活了下来。能被人丢弃不要的花草,当然是十分普通廉价的,那些年,我家的小院里、阳台上,尽是些绣球、吊兰、菊花之类,最“值钱”的大概就是几盆君子兰了。有一阵子,宽叶君子兰被“炒”成高价,有人愿出令我们吃惊的大价钱买下这几盆君子兰,母亲不肯。如今,它们的“子孙后代”们还在我和弟弟妹妹们的家里“开枝散叶”,年年开花。
  相比这些养在花盆里的花草们,母亲更喜欢长在小院里、风吹日晒雨淋的花儿们。住平房的那些年,应该是我记忆里最花团锦簇、芬芳馥郁的日子了。小院里被母亲种上牡丹、芍药、大丽花、向日葵、凤仙花……院墙是粗粗的竹竿围成,母亲又沿着院墙种上黄瓜、南瓜、豆角之类,藤蔓爬满了院墙,开花时节,蜜蜂蝴蝶络绎不绝,嗡嗡嘤嘤,热闹非凡。红的紫的粉的喇叭花也来凑热闹,爬得越来越高,常常与未来的蔬菜们争夺地盘,邻居们来串门,常提议拔掉它们,母亲笑笑说:“不管它,它就开这一季,随它去吧。”对于前来索花的邻居们,母亲也并不吝啬,那些年,家属院的邻居们几乎家家的花瓶里都插过我家的牡丹花、芍药花、大丽花、向日葵,家家的小姑娘们都摘过我家的凤仙花染指甲,用来包手指的是我家院墙上摘下的大大的豆角叶,最合适不过了。我已经不记得搬家时小院里的这些花草们最后的下落,也不敢问母亲,我想,大概率是它们实在无法挪进楼房,不得不听天由命吧。
  母亲不怎么认得花市里的各种花草,对田野里的各种在我看来区别不大的花草们却都认识。二十年前父亲退休,父母一起回了陕西老家,在农村生活,每次我们回去看望他们,都喜欢跟着母亲去田野里散步。不止是因为空气清新、布谷鸟在头顶鸣叫着飞过,地里翠绿或金黄的麦苗、玉米们让人心生喜悦,更重要的是,在田埂上,在小路旁,在河滩里,倘若看到一种感兴趣的花草,向母亲请教,她准能说出它的名字。苍耳可以入药,治鼻炎很有用;芨芨草一般长在河边,利尿止血;“灰灰菜”有轻微的毒性;“毛老汉”很像菊花;狗尾草确实像狗尾巴,这名字起的真好;开着小白花的这个是“繁缕”,猪最喜欢吃;节节草最喜欢混在麦田里;野苜蓿又叫“马苜蓿”,喂马的……我就是在母亲的“传授”下,逐渐认识了一种又一种野花野草,它们的名字最早有可能出现在《诗经》里,后来又多次出现在《本草纲目》、《千金方》等典籍中,如今从一个普通的老太太用浓重的陕西口音说出,我觉得很神奇,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贯穿古今——曾有多少人俯下身,认真地打量它们,抚摸它们,嗅闻它们,甚至品尝咀嚼它们?与其说母亲爱花,不如说母亲和这些或远或近的人一样,爱着大地上的一切花草乃至一切植物、一切生命,这种爱平淡又真诚,持久又广阔,既不过于浓烈,也不忽冷忽热。因此,在母亲眼里,花市里上万元的兰花与我家里捡来的蟹爪莲没什么区别,与故乡田野里的花花草草也没什么区别。“真好看啊!”这是她对一朵花、一盆花的最高赞美,这种赞美被她同时赋予养在温室中、需要好几个人呵护着的珍奇花木与长在路边的一丛毛茸茸的蒲公英、几朵盛开的牵牛花。我敬佩母亲的这种“没有区别”,我把它上升到哲学或者佛学的高度,但当我好不容易捋清思路,开口对母亲说起这些“高度”时,母亲一脸惊讶也一脸茫然,搞得我不好意思再说下去,再多说一句就是矫情了。母亲并不需要这些“高度”和“矫情”,她只是和数不清的人一样本能地喜欢着它们而已,谈“爱”可能都有些奢侈。
  母亲这样的人随处可见,大约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吧,或者,每个女人都是这样的吧,不喜欢花草的女人,目前我还没听说过。女人与花,似乎天生就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女性们的细心、温柔、耐心,正宜于照顾它们;它们从幼小的根苗逐渐长大、茁壮、开花、结果、枯萎、死去,不正像女人们的一生?经历阳光雨露与风吹霜打,柔弱的身姿在风中摇摆,尽力抓紧脚下的土地,风停了就站稳身姿,这一点上,女人与花草们是共通的。
  蹲在一盆芦荟前认真松土的母亲,头发雪白,眼神专注,看起来特别美丽。年轻时母亲就很好看,如今越老越显出另一种好看来:沉静、温和,面相带着菩萨般的慈悲。她完全不知道我如此认真地凝视着她,心里充满了羡慕。我一点也不喜欢芦荟,它看起来干枯无形,缺乏柔美,也没有好闻的气味,但此刻在母亲的双手轻抚下,它显得比身旁任何一盆花草都要好看。这一刻开始,我不再讨厌它了,我决定以后也像母亲这样好好对待它,我希望我到了母亲这个年纪时,也能和她一样地温柔而慈悲。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