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做自身健康的守护者
眼里有活 肩上扛责
图片新闻
小快递助力乡村大发展
规范发展,让技术向上向善
今天,我们如何品年味
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
形成治理欠薪的强大合力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天,我们如何品年味
600多年的南京明城墙上,喜庆美好的巨幅大红春联挂起来,洋溢着浓浓节日氛围;穿行在大凉山深处的慢火车,大包小包的年货“动”起来,满载着乡亲们的红火生活;400公里之上的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在“太空之家”俯瞰神州大地灯火璀璨,准备着新一年忙碌充实的筑梦远征……
癸卯兔年近了。即将到来的小年奏响新春序曲,春运大幕开启,游子归心似箭,年货琳琅满目,年味儿扑面而来。在与时俱进的年俗风尚里,中华儿女感受着绵延千年的心灵共振。各地喜迎新春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涌动着文化自信自强的澎湃力量,诠释着文化丰年的时代新韵。
今天的年味,绵延数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醇厚滋味。春节承载着人们对幸福与圆满的美好向往,对和谐与安宁的深切寄托。贴窗花、写春联、逛庙会,这些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代代传承,不仅承载着许多人儿时的回忆,也映照着国泰民安的美好图景。如今,不少与中国年相关的民俗技艺已经成为非遗项目,并且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赋予春节独特的人文意蕴。去年,超过2000万场非遗与民间艺术主题的直播汇聚快手平台,讲述老手艺的新故事。各地村镇,秧歌、舞狮、锣鼓等传统活动依然热闹,乡亲们自导自演的“村晚”也成为新民俗。丰盛的文化大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人们的文化共振与情感共鸣。
今天的年味,绽放文化创意与时俱进的新鲜风味。春节期间,博物馆里过大年、音乐会上赏国风、电影院里看春节档影片,丰富独特的文化活动成为过节新标配。这个春节,《山海经》将“走”进河南卫视的小年夜舞台,唤起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365件馆藏文物被“刻”进国家博物馆的新年日历,纸页翻动间,读者可以体味来自历史长河中的理想与诗意;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走上各个音乐厅的舞台,丰富的器乐奏响新乐季的“序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岁月添新,春满山河。年味不只在于物质的丰盛,更体现在文化的丰美。坚守传统年俗的“根”与“魂”,融入时代特质的“形”与“神”,年味将散发出更为浓郁的文化馨香。
陈圆圆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