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
标题导航
“乙类乙管”付诸实施重启火热的生活
小小火车票见证时代大变迁
图片新闻
春节“拼车游”事先“约法三章”很重要
时代呼唤每一位奋斗者
工业上楼积蓄发展后劲
把乡村建设得更现代更和美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上楼积蓄发展后劲
近年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但在东部沿海地区,却面临一个共性制约因素——工业用地供应趋紧。
为此,各地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如严格审批,控制企业质效;转型升级,提高亩均产值;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结构等等。前不久,深圳市有关部门表示,将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连续实施5年的规模进度,向社会提供“工业上楼”的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为制造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间保障。
工业上楼,是指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新型产业空间模式,在不改变工业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提升楼宇的容积率。在寸土寸金的东部沿海地区,改变过去“摊大饼”式的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工业上楼可以说是破解土地制约的一招妙棋。
对社会而言,同等占地面积能够提供更多入驻空间,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对产业而言,更大的容纳空间,有利于产业链条中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对园区而言,服务对象更加集中,意味着效率提高;对企业而言,则能享受到更低的用地成本。
不仅如此,随着“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理念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开始探索推动区域内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工业上楼节约的用地空间,可以为研发办公、生活休闲乃至环境绿化提供支持,成为优化园区环境、吸引各类资源的有利条件。
好处虽多,却也要因地制宜。并非所有工业企业都适合在高楼中进行生产,现阶段入驻的企业更多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医疗器械等产业为主,这类高新产业生产设备较轻,振动更少,污染也小。因此,应当结合园区发展条件和企业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引导合适的企业上楼发展。
无论是腾笼换鸟,还是工业上楼,都是探索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化利用的经验,有利于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积蓄发展后劲。我们期待更多的实践探索,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白之羽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