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图片新闻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红利集中释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对经济发展和治理模式产生深刻影响。然而,商家未经消费者同意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案例屡见不鲜。商业场所之外,一些社区和学校也开始引入相关技术。人脸识别“活跃”在公共交通、城市治理等诸多领域,作为生物识别信息的“人脸”也成为数据采集对象,无防备无隐私地暴露在数字环境之中。
  与其他个人信息相比,人脸信息更为特殊,易被采集。一旦被泄露或不当使用,轻则导致公民隐私权、财产权等权益受到侵害,重则威胁公共安全。让公民不再为脸面担忧,也要撑起法治“保护伞”。对于技术滥用的非法行为,司法机关必须重拳出击、整治到底。不断完善法律和监管框架,筑牢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防御堤坝。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