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快速增长,洛南县强化县镇级三级联动,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加强发热门诊及定点医院建设,加强药品物资储备,强化医疗救治人员管理,加强新冠疫苗接种,全面保障群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治。
强化三级联动管理。采取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的三级联动管理,从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抽调32名医护人员,成立东、西、北三个片区16个镇卫生院便民救治组,开展坐诊、巡诊、查房、急危重救治培训、会诊指导等工作。16个镇办卫生院抽调124名医护人员,组建医疗救治巡诊组,覆盖全县247个村,每个执业医师包2~3个村,与村卫生室村医互联互通,确保群众有病及时到位诊疗。各村村医实行包组责任制,对重点人群进行问诊、巡诊、指导服药和健康监测等。将所有包镇和包村医师信息对外公示,方便群众咨询就医。为方便群众就诊,三个县级医院开设了网络问诊平台,开通了病毒性感冒专病咨询热线。同时,通过媒体平台、通告、微信等方式,及时发布和大力宣传当前疫情形势、感染后防护救治知识和购药等相关信息,引导居民树立科学应对信心和方法。
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深入村组对全县重点人民群众进行摸排,加强对重点人群、次重点人群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建立村干部、党员、乡镇医生、村医四级包抓责任制,采取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按照红色、黄色、绿色服务要求给予健康指导、诊疗、转诊等服务。全县共调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49821人,其中根据健康状况分类重点人群(红色标识)7518人、次重点人群(黄色标识)8946人、一般人群(绿色标识)33357人。同时,采取日通报、红绿统计标注的形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不断加强养老院、福利院、学校等特殊机构管理。
加强发热门诊及定点医院建设。在全县3家公立医院和16个镇办卫生院均设置发热门诊(诊室),配备相关诊疗设备。制定发热患者就诊指引及“四诊”工作机制。在洛南县医院、中医院院内独立区域设置隔离(缓冲)诊疗区、病区,配置医护以及常用急救设施设备。对外公布发热门诊信息和咨询电话。加强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建设,在洛南县医院设置综合ICU床位,配置急需急救设备。在洛南县医院、中医院、妇保院级3家医院设置监护床位。按照分级分类救治原则,对重型患者县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科学划分病例诊疗区、一般患者服务区,建立了接诊流程和高风险人群接诊绿色通道,做到精准分类救治。将石门健康驿站改造为亚定点医院,由县医院负责运营管理,派出医疗、护理、防院感等人员组成医疗团队,整建制接管。目前抽调临床医生、护士、公安及后勤保障工作人员共计59人。
强化医疗救治人员管理。各医疗机构采取网上培训和科室培训相结合,不断提升新冠病毒感染救治能力。全县组织参加重症培训120余人次。为了应对紧急状态下救治需要,各医疗机构强化医护人员管理,取消医护人员核酸检测,没有症状、轻症状坚持上岗,有症状的居家7天后返岗,确保医疗秩序正常。不断加强医务人员“涉阳”心理疏导,强化医护人员防护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人员错时排班,确保正常医疗服务。
加强药品物资储备。财政、卫键、招商、医保部门协调联动,镇办督促落实,细化责任,明确任务,各经营药店、各级医疗机构充分调动人脉资源,拓宽购药渠道,强化采购措施,加大解热药、抗病毒、止咳药、新冠特效治疗药物和试剂等的采购和储备。目前,全县库存退烧药品52891盒、止咳药品38767盒、抗病毒类药品47475盒、治感冒类药品37746盒,抗原试剂12591盒。其中各医疗机构库存退烧药品51404盒、止咳药品30716盒、抗病毒类药品45253盒、治感冒类药品26221盒(其中卫健局库存退烧药品3330盒、止咳药品9820盒、抗病毒类药品8574盒、治感冒类药品7850盒),各经营药店库存退烧药品1487盒、止咳药品8051盒、抗病毒类药品2222盒、治感冒类药品11525盒。
通讯员 赵晓翔 李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