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三农时讯
第04版:经济观察
标题导航
产业兴农民富 乡村振兴擘画新图景
陕西80余家龙头企业亮相农交会
白海军:以村为家守初心 实干善为暖乡亲
西安19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和登记
实施“双带双增”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寿县监军街道
实施“双带双增”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监军街道古屯村蔬菜大棚
今年以来,永寿县监军街道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大力探索实施“双带双增”行动,通过村村联建、村企共建模式,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助推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支部带头,锻造乡村振兴“领头雁”。按照“精选一批、优育一批、用活一批”的原则,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培育懂经营、会发展的“创业型头雁”,着力把村级党组织建成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鼓励村党支部通过创办好项目、创办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把资源整合起来,推动形成“支部+党员+群众”的利益联结体,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将产业发展情况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及考核内容,强化激励导向,依据“整镇过硬、整县提升”具体工作要求,持续促进产业发展过硬。
企业带动,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坚持把村企共建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先后引进辉胜中药材、沃果种植、陕果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劳务用工、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形式,建立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农业增产增效。涌现出了村企联建、合作共赢实体集合型“车厘子、苹果种植”模式,集体经济带动发展型“蛋鸡养殖”模式,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文化铸魂、制度保障的“农旅融合模式”等新模式,围绕车厘子、苹果、羊肚菌、中药材、灰灰兔、温室大棚“五大主导产业”和旅游观光、电子商务、中药材初加工、有机肥加工、冷链物流“五大新兴业态”,全域形成路西中药材产业群,路东畜果产业群,寨里乡村旅游产业群。
集体增效,激活乡村振兴“大引擎”。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巨大引擎,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依靠品牌农业带动一批、特色产业夯实一批、新兴产业兜底一批,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做优品牌农业,树立“品牌强农、品牌兴业、品牌增效”发展理念,打造了“寨里1958”品牌,加快干堡有机肥、冯家庄小杂粮等商标注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品质、附加值和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监军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做大特色产业,抢抓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机遇,加快古屯果蔬包装材料线投入使用,加速永寿村中药材加工厂二期、民丰村标准化大棚升级改建、寨里村果蔬分拣线等项目建设。做强新兴产业,在西村、新勤、城关、美井等城区村,发展以房屋租赁、商贸、娱乐、餐饮、物流、加工为主的商贸服务业,盘活壮大冷链物流、工艺品制作等产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目前,监军街道办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20万元,30万元以上的有8个村,10—30万元的有5个村。
农民增收,筑牢共同富裕“基本盘”。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通过劳务协作,采取招聘会、发布招工信息等形式,组织输送稳定脱贫户外出务,就近解决群众就业120余人。开展电商物流、农业技术培训18期450余人次,鼓励、扶持群众自主创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高效利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扶持资金,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到户项目,通过集体经济分红、务工就业等形式有效实现稳就业促增收,提振群众致富信心。2022年前三季度辖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0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000元。
通讯员 赵晓雷 翟武鹏 李彤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