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将隐形变异培训防治纳入街道网格化治理体系
西安市高桥中学开展“红领巾法学院”模拟法庭活动
“非遗”进校园 让传统技艺“活”起来
教育部:今年研考设核酸阳性考场 每个考点至少1名医务人员
遗失声明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进校园 让传统技艺“活”起来
校园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孩子是文化传承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佳县文化馆定期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形式让孩子们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活动以开设非遗技艺培训班为主要形式在全县中小学展开。活动邀请到非物质遗产项目“佳县剪纸”省级传承人李改琴、市级传承人屈永霞、“佳县刺绣”县级传承人刘瑞芬,定期为孩子们教授剪纸、刺绣等传统技艺。
通过课堂体验,互动式学习,让孩子们意识到传承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兴趣。非遗传承人屈永霞为佳县第一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窗花和福字剪纸制作。屈永霞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能够让孩子们在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中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我们这些手艺人要毫无保留地把剪纸技艺传授给孩子们,大家接力传承,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长期以来,佳县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载体,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前往各乡村学校开展美术、声乐、书法、剪纸、刺绣等培训课程,让同学们在自己的校园就能接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和培养,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党的二十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让民间技艺“活”起来,在校园生根发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传统文化的小小传承者,让文化自信从小植根孩子心灵。
通讯员 魏杰鸰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