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新冠后遗症”多是主观感受 理性积极心态很重要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12月9日,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2022第二十三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谈到新冠后遗症时指出,“关于后遗症的问题其实目前来看受到了一些社会心理的影响,但是从严格的临床意义来说,后遗症的问题还需要观察,所以对于这一部分,要客观看待。”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很多专业人员认为,应当用“长新冠”来取代新冠后遗症,因为很多人表述的后遗症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研究人员也早就有过表态,所谓的新冠后遗症,并没有得到严谨的科学研究证实。
  对此,只有从现有和未来的科学研究结果中寻找依据和结论,才能理性认知“长新冠”,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减少心理负担,让社会生活重新回归正常。
  首先要解决的是“长新冠”,即新冠后遗症的科学界定。而世界卫生组织对“长新冠”的定义相当简洁明了:患了新冠3个月后还有症状,持续最少2个月。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相关研究结论可知,自述有“长新冠”的患者,症状可以简化为三大类:第一,持续疲劳伴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包括抑郁等;第二,认知障碍,包括容易忘事、注意力不集中等;第三,呼吸问题,包括走长路和爬楼梯时伴有咳嗽或重体力活动后呼吸急促。
  住院治疗的严重感染者,更可能出现“长新冠”。而其中患者自诉最多的“长新冠”症状,包括疲倦、头痛、失去味觉、肌无力、呼吸困难、认知困难等。
  综上可以看到,无症状感染者没有“长新冠”,而“长新冠”基本上是患者自诉。其次是,即便有“长新冠”,也是正常的,因为其他病毒和细菌感染后也会出现类似后遗症,最明显和最普遍的就是疲劳综合征,也是患者最能自我感知的症状。
  1918年的世界大流感后,曾有相当多的患者感到疲劳乏力,因而称为疲劳综合征。2002年至2003流行的“非典”之后,也有相当多的患者自诉有疲劳综合征。
  因此,新冠患者自诉有包括疲劳综合征在内的多种“长新冠”症状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未来可能需要建立“长新冠”的客观诊断和评估标准。另一方面,在目前看来,“长新冠”与“非典”及感冒的后遗症相似,并不严重。
  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长新冠”或者所谓的新冠后遗症相关话题,在世界范围内都将受到关注。作为普通民众,也当对此持理性认知和乐观心态,而无需过度焦虑。张田勘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